成竹在胸 :
意即在画竹前竹子的完整形象已了然于胸。在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创作理论中用来比喻在艺术创作之前,头脑中已有成熟的构思和完整的表达意图。语出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评价文同画竹之语:“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苏轼用成竹在胸描述文同画竹的构思状态,也借此表达自己对艺术创作心理的认识,强调生动完整的艺术想象应当是进行创作的前提,否则就可能因为构思缺乏整体观念而导致作品的各部分随机增减而失去统一性。
苏轼的成竹在胸说对后来的文艺创作观念有很大影响,后代学者在这个创作观念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艺术构思的心理特征。明末清初学者金圣叹提出艺术构思中成竹在胸和胸无成竹的悖论,在为《水浒传》第19回写的总评中分析写作构思时,强调有全书在胸而后下笔著书:“先有成竹藏之胸中,夫而后随笔迅扫,极妍尽致,只觉干同是干,节同是节,叶同是叶,枝同是枝,而其间偃仰斜正,各自入妙,风痕露迹,变化无穷也。”但在《左传释》中他又说:“吾尝言行文入妙时,只是溪回山变,又谓之月来成影。韩昌黎一生作序,只用者个秘诀,叹苏轼先有成竹于胸,为极天苦事也。”这种矛盾的表述比成竹在胸更深刻地揭示了艺术构思的复杂心理状态。
清代画家郑燮在《题画·竹》中根据自己的绘画体会对成竹在胸与胸无成竹的悖论进行了更具体生动地描述:“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藐兹后学,何敢妄拟前贤。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郑燮根据创作经验分析了创作构思从胸中到眼中再到手中的演变、成熟过程,通过胸有成竹和胸无成竹的悖论更深入地揭示了艺术创作中自觉的构思想象与灵感意趣二者的矛盾与相辅相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