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量 :
本为古代佛教因明学中的术语(见三量),指通过感官而获取的感性知识。王夫之对其进行了解释,指出现量具有现在、现成和显现真实三义:“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显现真实,乃彼之体性本自如此,显现无疑,不参虚妄。”(《相宗络索·三量》)现在义是说,现量是通过当前的直接感知获得的知识,不是过去的记忆或印象。现成义是说,现量“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是瞬间的直觉产生的知识,不需要思考、推理等抽象思维活动的参与。显现真实义是说,现量是真实的知识,是显现客观对象真实形相与本质的知识,而非虚妄的错误的知识。用现代哲学和心理学术语来说,王夫之所说的现量即人的一种高级心理能力,它不仅指人的五官感受能力,而且是在第六识(即意识)参与下的可以洞察事物本质的直觉能力。
王夫之把现量引入诗学领域,用来讨论诗学中的审美直觉问题:“‘僧敲月下门’只是妄想揣摩,如说他人梦。纵令形容酷似,何尝毫发关心?知然者,以其沉吟‘推敲’二字,就他作想也。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长河落日圆’,初无定景;‘隔水问樵夫’,初非想得。则禅家所谓‘现量’也。”(《姜斋诗话》卷二)他认为诗歌创作的最高艺术境界是通过直观的审美思维实现的,是心目相应的一刹那自然地涌现出来的,不必经过抽象思维的苦思与冥想。现量说要求诗人的创作构思是审美主客体之间的随机遇合与感兴,“即景会心”,心目相触,反对旁搜广求、苦吟沉思的创作方式。他说:“只于心目相取处,得景得句,乃为朝气,乃为神笔。景静意止,意尽言息,必不强括狂搜,舍有而寻无,在章成章,在句成句。文章之道,音乐之理,尽于斯矣。”(《唐诗评选》评张子容《泛永嘉江日暮回舟》)现量就是“寓目吟成”,是“只于心目相取处得景得句”。而像“僧推月下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类的诗句,则属于强括狂搜,舍有寻无,就不是现量,而属于比量或非量。
王夫之的现量说要求诗人在创作构思时要以主体直接感知到的事物为创造审美意象的素材。他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即极写大景,如‘阴晴众壑殊’,‘乾坤日夜浮’,亦必不逾此限。非按舆地图便可云‘平野入青徐’也,抑登楼所得见者耳。隔垣听演杂剧,可闻其歌,不见其舞,更远则但闻鼓声,而可云所演何出乎?前有齐梁,后有晚唐及宋人,皆欺心以炫巧。”(《姜斋诗话》卷二)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诗人亲自经历和体验的情景,王夫之将其作为诗歌创作的“铁门限”,即使是广远宏阔的大场景,也不能超过此种限制,诗歌创作必须来自诗人的亲身体验。王夫之的现量说强调审美意象的直接经验性,是针对远离社会生活、脱离诗人亲身体验的诗歌构思方式提出的,具有针砭诗坛时弊的特殊意义。
王夫之的现量说经历了从佛学领域到诗学和美学领域的转换,又兼括和改造了钟嵘的直寻说、严羽的妙悟说等诗学理论的美学内涵,具有重要的诗学史和美学史意义。现量说要求诗歌意象的直接经验性,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创造性审美想象的作用,但是它对艺术创作心理和审美直觉思维的揭示和把握深刻而独到,这使它成为中国诗学与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