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

    清真 :

中国古代审美范畴之一,指纯朴真率、不假雕饰的艺术品格。原出于魏晋时期人物品评,用来表示纯真朴素、幽静高洁之意,如《世说新语·赏誉》:“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东汉到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评常以审美评价的方式表现,因此很多人物品评的词语成为审美评价的概念。如唐朝李白《古风》“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颂扬唐朝效法上古无为而治之政为清真。这种清真政治影响了文坛风气,如另一位盛唐诗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序》中所说:“主上恶华好朴,去伪从真。”

作为艺术风格概念,在晚唐诗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对“形容”一品的描述是“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即保持自然纯真以达到“妙契同尘,离形得似”的形神相契境界。清代桐城派文人方苞《进四书文选表》所附凡例说“文之清真者,惟其理之是而已”,强调清真的道学意义。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则说:“论文以清真为训。清之为言,不杂也。真之为言,实有所得而著于言也。”(《章氏遗书外编·信摭》)认为清真是对文章风格的清纯和内容的真实两方面的结合。

为您推荐

文界革命

文界革命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首先提出文界革命的口号并率先变革文体,产生广泛影响,形成报刊文章变革潮流。文界革命是在近代前期散文演变基础上发动的。鸦片战争前后,龚自珍、魏源、冯桂芬等倡导..

成竹在胸

成竹在胸 : 意即在画竹前竹子的完整形象已了然于胸。在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创作理论中用来比喻在艺术创作之前,头脑中已有成熟的构思和完整的表达意图。语出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评价文..

熟参

熟参 : 指像禅宗人士参禅那样熟读历代优秀的诗歌作品,进而达到妙悟的境界。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诗辩》首先明确提出:“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

工夫在诗外

《师友诗传录》

《师友诗传录》 : 郎廷槐编。郎廷槐,字梅溪,辽阳(今属辽宁)汉军镶黄旗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三十七年(1698)官新城知县,后升达州知州,撰有《江湘夜雨集》,生平事迹见于《清诗纪事初编》卷六。《师友诗传录》..

《吕氏童蒙训》

《吕氏童蒙训》 : 吕本中撰,共3卷。吕本中(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宋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其言理学乃折衷二程,论诗文则祖述苏、黄。后朱熹之学盛行,《吕氏童蒙训》论诗文之语遭删削。后人将其..

意趣

意趣 : 字面意思指意味、情趣,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主要指艺术审美活动的一种超越了直接感知、理解的深层审美心理状态,是对审美对象的言语、形象背后蕴藏的意味内涵的领悟和情趣体验。中国古代文艺批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