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量 :
原为古代佛教因明学中的术语。在因明学中,量指知识,包括获得知识的手段、过程及知识本身。三量为现量、比量、非量。其中现量指人的感知觉能力,以及人由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客观事物得到的知识,属于感性的直觉知识。比量是以现量为起点的思维的进一步活动,即以感性知识为基础,由记忆、联想、类推等思维活动获得的知识,属于推论的知识。现量的认识对象是自相(个别),即事物本来的、独特的形相,而比量的认识对象是共相(一般),是事物经过抽象后的类的特性。非量则指似现量和似比量,即似是而非的觉知与推论,属虚妄的、错误的知识。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对三量说进行了解释,并将之引入了诗学和美学领域。他指出:“现量,现者有现在义,有现成义,有显现真实义。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显现真实,乃彼之体性本自如此,显现无疑,不参虚妄。”“比量,比者以种种事,比度种种理:以相似比同,如以牛比兔,同是兽类;或以不相似比异,如以牛有角,比兔无角,遂得确信。此量于理无谬,而本等实相原不待比。此纯以意计分别而生,故唯六识有此。”“非量,情有理无之妄想,执为我所,坚自印持,遂觉有此一量,若可凭可证。”(《相宗络索·三量》)王夫之借鉴佛教因明学的分析方法,对三量说进行了深刻的解说和辨析,成为其诗歌理论中现量说的直接渊源和理论基础。
三量说区分了直觉知识和推论知识的不同生成过程和思维特征,为人们认识艺术审美和逻辑推理活动的不同提供了依据。特别是其中的现量说,突出了知识来源过程中的感官作用和直觉能力,与文学创作和鉴赏中所需具备的心理活动和审美感性要求较为吻合,经过王夫之等人的解释和转换,最终成为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理论的重要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