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甫 :
安徽桐城北乡(今属枞阳县钱桥乡)人。清末秀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考入南京江宁三江师范学堂,三十一年考取安徽省第一届留日官费生,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不久加入同盟会。1910年,学成归国,先后在安徽旅宁公学、安徽官立法政学堂任教务长兼政治教员。1912年任安徽都督府秘书。1913年创办私立安徽法政学堂(后改为江淮大学)。不久参加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参与讨伐袁世凯的斗争。失败后,被迫流亡,一度隐居上海和南京。成为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1920年冬任安徽法政专门学校校长。1924年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6年任国民党安徽省党部筹备委员会委员,主持安徽党务工作。1926年7月遭通缉并随党部撤往武汉。协助共产党人开办党务干部训练学校。1927年当选为国民党安徽省党部常务委员。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遭通缉流亡上海和安徽桐城乡间,继续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及学术研究。1929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十九路军开赴前线作战,光明甫赴沪任淞沪卫戍司令官公署顾问。当时,十九路军的一些重要文告、檄文、通电多出自光明甫之手。1932年任安徽省政府委员。1937年任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宣传部长,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以社会贤达身份参加历届国民参政会。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6年任安徽通志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安徽省教育厅厅长、安徽省文史馆馆长、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963年元月在安庆逝世。
光明甫长于诗文写作,但因战乱,所作多散佚,著有《法治建国论》《语故》《论文诗说》《答客问》《我的读书观》《辛亥革命尘影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