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敬安 :
湖南湘潭人。7岁丧母,12岁丧父。自少放牛为生。一日,见篱间白桃花忽为风雨摧残,不觉失声大哭,慨然有出尘之想。16岁投湘阴县法华寺出家为僧,以“敬安”为法名,以“寄禅”为法号,苦修禅道,潜心向佛。光绪元年(1875)夏秋之交,开始了十年云游岁月。拜别岐山,行脚吴越。三年挂单于浙江四明山阿育王寺,在佛舍利塔前烧去二指,从此自号“八指头陀”。十年,听说法国舰队袭击中国台湾基隆及福建闽江口,焦急万分,以致心火内焚,一连三昼夜没合眼。十九年入主上封寺,二十一年执掌衡山大善寺,二十二年入主宁乡沩山密印寺。二十八年任浙江天童寺住持,夏讲冬禅,直至去世。
释敬安与李叔同、苏曼殊并称中国近代三大著名诗僧。学诗受寺僧影响,一日,面对波光万顷的洞庭湖,灵感袭来,随口吟诵一句“洞庭波上一僧来”,从此走上吟诗之路。由于读书少,他的大部分诗出于苦吟,字词推敲废寝忘食。几年之后,便写出成功的作品。因“夕阳在寒山,马蹄踏人影”“寒江水不流,鱼嚼梅花影”“清溪鉴孤影”而被人们称为“三影和尚”。又因其《白梅诗》刊行于世,也被人们称为“白梅和尚”。其诗写得极有悟性,具有清空灵妙的境界。于光绪十二年(1886)加入王闿运等人成立的碧湖诗社,又于十五年与俞恪士、陈三立等人同游南京,号称“白门佳会”。在诗学观点上,他扬唐抑宋。学诗从《唐诗三百首》开始,但并不囿于唐诗,还博览了自汉魏六朝以至宋代的名家诗集,对陆游的诗也颇为赞赏。此外,还深受楚文化与佛教典籍的影响,早期喜以《楞严》《圆觉》杂《庄》《骚》以歌。中年以后,由于身世之感兼家国之痛,诗风趋于沉郁、悲壮、雄浑,晚年他曾对太虚和尚说:“传杜之神,取陶之意,得贾孟之气体,此吾为诗之宗法焉。”道出了他一生诗艺宗趣所在。叶德辉《八指头陀诗集序》云:“中年以后,所交多海内闻人,诗格骀荡,不主故常,骎骎乎有与邓王犄角之意。湘中固多诗僧,以余所知,未有胜于寄师者也。”
生前出版诗集有《嚼梅吟》2卷300首,1881年刊刻于浙江;《八指头陀诗集》10卷刊刻于湖南,前5卷由陈三立等编印刊刻于1888年,后5卷由叶德辉将十年续作编成续刻于1898年;《白梅诗》1904年刊刻于浙江。敬安圆寂后,1919年杨度自北京再度刊刻10卷《八指头陀诗集》,并整理校订遗稿,将其1898年以来的全部诗作,编成8卷《八指头陀诗续集》,另外还有1卷《八指头陀文集》、2卷《法语》。今有梅季校点,岳麓书社2007年出版的《八指头陀诗文集》行世。
《八指头陀诗文集》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