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新歌剧 :
歌剧艺术是西方的舶来品。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的《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等儿童音乐剧,为新歌剧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准备。20世纪30年代聂耳、田汉的《扬子江暴风雨》,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在延安演出的《农村曲》《军民进行曲》等,更多地接受了西洋歌剧的形式和手法,没有使歌剧民族化,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新歌剧还未诞生。
解放区新秧歌运动的兴起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文艺工作者在秧歌剧的基础上,吸收中外古今其他戏剧形式的某些优点,创造了自由活泼、有民族风味、反映现代生活的新歌剧品种——民族新歌剧。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后,《兄妹开荒》《夫妻识字》成为新歌剧的先导。1945年歌剧《白毛女》,将民间故事、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歌剧艺术相结合,完成了从秧歌剧到新歌剧的转变,成为民族新歌剧的奠基之作。1945年5月,傅铎编制、集体作曲的歌剧《王秀鸾》在冀中饶阳县公演,标志着民族新歌剧开始走向成熟。
《白毛女》改编自晋察冀传奇“白毛仙姑”。歌剧语言方面,唱词多是具有民族风味的好诗,诗与民族情调浓郁的曲的结合,增强剧作的艺术感染力。歌剧的音乐方面,运用了民歌、小调和地方戏曲的曲调,如对河北民歌“小白菜”、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等的改编;同时借鉴西洋歌剧运用音乐表现人物性格的长处,如以山西秧歌“捡麦根”描写苍老的杨白劳,以河北民歌“小白菜”描写天真的喜儿。歌剧的表演方面,从古典戏曲的歌唱、吟诵、道白三结合的传统中取法。如喜儿的出场用歌唱叙述了故事情景,用独白介绍了身世和家庭。在艺术方面,为新歌剧开辟了新路。《白毛女》在中国歌剧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用音乐表现性格,具有开拓意义。
北京中国实验歌剧院歌剧《白毛女》剧照
解放区的民族新歌剧,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既有新的时代特点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创作原则上力求现实主义,反映群众斗争生活;艺术上借鉴西洋歌剧以音乐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采用中国民间音乐与戏曲曲调,编制符合人物性格以及剧情的乐曲,保留秧歌剧载歌载舞的特点,辅以戏剧的对话,吸收传统戏曲念白的特点,恰当处理对话与歌剧间的转换。1949年后,民族新歌剧继承传统戏曲特色,注重刻画人物形象,同时借鉴西方歌剧,加重音乐分量,产生《小二黑结婚》《草原之歌》等优秀歌剧。1957年,新歌剧讨论会召开,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作原则,出现了《红霞》《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一大批群众喜爱的新作品。进入当代,则有《芳草心》《第一百个新娘》等民族新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