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小说

    滑稽小说 :

近代出现的以底层人的世俗生活为表现对象,以有悖常理的人或事为叙事焦点,凸显蕴含其中的社会性、人性的一批小说。其繁荣期为20世纪20至40年代,代表作有大陆《新封神传》、吴双热《孽冤镜》、程瞻庐《茶寮小史》、徐卓呆《万能术》、贡少芹《政客的面孔》、陈冷《傻儿游沪记》、张秋虫《新山海经》等。

滑稽小说形成创作热潮有独特原因。①中国有滑稽文学传统。民间笑话的流传、《笑林广记》之类故事的延传、晚清小报登载的游戏文章等构成滑稽文学的渊源;政治小说、谴责小说、翻新小说等小说流派中蕴含的诸多滑稽要素,对滑稽小说更有直接影响。传统小说中带有滑稽色彩的人物形象塑造,如《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水浒传》中的李逵等,也为滑稽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榜样。②时代的重压。近代社会是矛盾重重、压力巨大的历史时期,烽烟遍地、豺狼当道,无力扭转乾坤的作家们以滑稽风格描绘世相,发泄胸中不平之气;同时,滑稽小说也为作家们披上一层保护外衣,使其批判锋芒不外露,免受当政者迫害。③商业需要。滑稽小说依托近代上海的期刊、书局等传媒发展起来,在海派文化氛围里,追求商业利益,迎合市民读者轻松休闲的阅读心理,产生了重视小说游戏性、消遣性的滑稽小说。

滑稽小说有独特内蕴。①社会批判。滑稽小说家大多不满社会现实,因此,其小说对清廷的政治举措、对造成官场腐败的政府官员等极尽讽刺之能事。游戏笔墨背后,有《茶寮小史》对教育界丑闻的描摹,也有《政客的面孔》对“政客大王”媚态的刻画。②人性揭示。政客们见风使舵,多变的外壳难掩其媚外崇上、欺软怕硬的人性内涵;乡下人游历上海的经历,则凸显出人性的贪婪、鄙陋。或如《万能术》所述,人类一旦掌控宇宙即随心所欲,结果自毁地球;或如《滑稽侠客》展示国人的愚昧,在幻想和现实的冲突中彰显侠客们对“食”“色”的贪欲等。③文化冲突。生成于中国近代社会环境中的滑稽小说,本就面临多种文化的冲突。无论是中外文化的交流、整合,还是乡村文化与都市文化的碰撞、融会,均构成滑稽小说的叙事焦点。正是在文化碰撞、整合中,文化的差异、不同文化间的错位等造成主人公行为的滑稽可笑,成为滑稽小说的基本内蕴。《新封神传》让八戒到近代上海经历种种新事物,其窘态往往透出滑稽;当八戒明白在上海能说几句外语利于沟通时,他开始教姜子牙说“也斯”等,也凸显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④肯定科学。滑稽小说继承了翻新小说对近代科学知识的肯定态度,让主人公到上海等都市里认识新事物,表现出对科学的正面认识。如《万能术》以科幻的形式叙写人类以意念掌控宇宙,左右地球如手中物;或如《新云山雾沼》中让孙悟空考察上界、人间、地狱。地球社会之所以一片混乱,是因为人们只知道求神拜佛,浑浑噩噩;火星社会之所以精进有序,是因为那里实行科学管理。正是对科学的接纳与肯定,使滑稽小说在游戏的外衣下潜藏着理性的内涵,凸显出作家们对国家未来、社会管理的积极思考。

滑稽小说的叙事特征为:①漫画手法。滑稽效应的获得,取决于描写对象的特征是否有悖常识,因此,滑稽小说家往往通过夸大表现对象的某一特征来抵达滑稽境界。《万能术》通过陈通光获得万能术后为人们下白米堵塞了河流、交通,下钞票导致通货膨胀,下银币导致买一只鸡蛋需要一马车银币;最后,应总长要求地球停止转动,导致更大的灾难,地上人和物飞上天空,人摔死后掉下来砸死了未飞天的人,风毁灭了地下生物,海啸卷来等。漫画式的描述,既表现出军阀政府的贪婪无能,也凸显出作家对科学技术应用得失的思考。②象征隐喻。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滑稽小说家不直接点名主旨,常常把讽刺的要义蕴含在漫画式的的描绘之中,通过富有象征性的情节来喻示创作目的。这样使滑稽小说的意蕴不直露,多了几分蕴藉。③时空拓展。滑稽小说的时间选择较为自由,既有远古和近代的交叉,如继承翻新小说特征而创作的小说,通常是古今并呈的;也有共时状态下新旧杂陈的景象。不同时代的思想、行为、服饰、言语等荟萃一体,呈现出滑稽、幽默的效果。从叙事空间看,既有现实社会中的朝廷、官场等实存空间,也有火星、地狱、海洋深处等想象性空间。滑稽小说对中国小说叙事空间的开拓贡献颇大。④新的叙事特质。滑稽小说有不少短篇佳作,尤其是徐卓呆的创作,所采用片断组合的结构方法,注重小说结尾的精彩有味和对第一人称限知叙事技法的运用等,对于中国小说叙事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滑稽小说有自己的风格。在滑稽、游戏的表象下,其表现世俗生活的美学追求、讽刺社会弊端的良苦用心、侧重消遣娱乐的海派风姿、概括纷纭世相的哲学探究等,均形成独特的风格。

为您推荐

农民戏剧

农民戏剧 : 1932年开始,1937年结束。由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领导,“促进会”下设农民戏剧研究委员会,由熊佛西主持,成员有瞿菊农、孙伏园、陈治策等人。曾招收练习生,培养后成为研究推行农民戏剧的主要骨干..

人艺戏剧专门学校

人艺戏剧专门学校 : 1922年11月,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创办于北京。蒲伯英为校长,陈大悲为教务长,鲁迅、周作人、梁启超、汪优游等为校董。学校以提高戏剧艺术、造就戏剧专业人才、辅助社会教育为宗旨,招收中..

高长虹

高长虹 : 山西盂县人。 1914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次年退学,坚持自学。1924年曾创办《狂飙》月刊,发起文坛的“狂飙运动”。1925年起协助鲁迅编撰《莽原》月刊,为“莽原社”成员,后与鲁迅交恶。1930年至..

浅草社

凤子

凤子 : 广西容县人。193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任职于女子书店,主编《女子月刊》。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桂林、昆明、重庆等地参加话剧和电影演出,是曹禺话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几个..

民族主义文学

民族主义文学 : 包括30年代初期前锋社所发起的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和30年代末期至40年代初期陈铨等人发起的战国策派文学运动。前锋社民族主义文学理论反映了国民党政府的文艺意识形态。后期战国策派也..

七月派

七月派 : 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因胡风创办的文学刊物《七月》而得名,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自1937年10月起,胡风先后主编《七月》《希望》杂志和文学丛书《七月诗丛》《七月新丛》《七月文丛》,写下大量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