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戏剧

    农民戏剧 :

1932年开始,1937年结束。由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领导,“促进会”下设农民戏剧研究委员会,由熊佛西主持,成员有瞿菊农、孙伏园、陈治策等人。曾招收练习生,培养后成为研究推行农民戏剧的主要骨干。前期工作由陈治策负责,后期由杨村彬负责。卢沟桥事件爆发后,定县农民戏剧实验工作被迫停止活动,人员转移至长沙,改组为“抗战剧团”。

熊佛西

熊佛西强调,“戏剧是组织民众最有力量的艺术”,“台上台下,绝没有个人的影子,只有集体的灵魂”。1932~1936年间,熊佛西主持的河北定县“农民戏剧”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提供农民能够接受与欣赏的剧本。熊佛西与同人改编了《卧薪尝胆》《兰芝与仲卿》,改译了果戈里的《巡案》,创作了《屠夫》《过渡》《锄头健儿》等剧作。②培养农民演员。1934年训练了13个农民剧团,后来又重点培养了两个农民实验剧团,演出剧目《四个乞丐》《牛》《狐仙庙》等。③建立适应农民戏剧要求的“剧场”。创造了“跳出镜框,与观众握手;揭开屋顶,打开围墙,与自然同化”的“露天剧场”。④探讨“观众与演员混合”的新式演出方式。“农民戏剧”实验活动,反映了中国现代话剧在中国土地扎根的客观需要,符合世界戏剧发展的潮流。

为您推荐

人艺戏剧专门学校

人艺戏剧专门学校 : 1922年11月,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创办于北京。蒲伯英为校长,陈大悲为教务长,鲁迅、周作人、梁启超、汪优游等为校董。学校以提高戏剧艺术、造就戏剧专业人才、辅助社会教育为宗旨,招收中..

高长虹

高长虹 : 山西盂县人。 1914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次年退学,坚持自学。1924年曾创办《狂飙》月刊,发起文坛的“狂飙运动”。1925年起协助鲁迅编撰《莽原》月刊,为“莽原社”成员,后与鲁迅交恶。1930年至..

浅草社

浅草社 : 1922年在上海成立,因出版《浅草季刊》而出名,是沉钟社的前身。发起人为林如稷,成员有陈翔鹤、邓均吾、王怡庵、陈炜谟、冯至等,是一批十八九岁的文学青年,多为四川籍。声称“虽是力量太小,但我们..

凤子

民族主义文学

民族主义文学 : 包括30年代初期前锋社所发起的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和30年代末期至40年代初期陈铨等人发起的战国策派文学运动。前锋社民族主义文学理论反映了国民党政府的文艺意识形态。后期战国策派也..

七月派

七月派 : 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因胡风创办的文学刊物《七月》而得名,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自1937年10月起,胡风先后主编《七月》《希望》杂志和文学丛书《七月诗丛》《七月新丛》《七月文丛》,写下大量文艺..

民族新歌剧

民族新歌剧 : 歌剧艺术是西方的舶来品。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的《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等儿童音乐剧,为新歌剧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准备。20世纪30年代聂耳、田汉的《扬子江暴风雨》,鲁迅艺术学院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