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诗社 :
嘉靖十四年(1535),山东青州出现了一个诗人群体,并缔结诗盟,称“海岱诗社”。
社友8人,即:石存礼,字敬夫,号来山,益都(今属山东)人,弘治三年(1490)进士,官至知府。蓝田,字玉甫,号北泉,即墨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著有《北泉集》,今传世。冯裕,字伯顺,号闾山,山东临朐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官至按察司副使。刘澄甫,字子静,号山泉,寿光人,正德三年进士,官至布政司参议。陈经,字伯常,号东渚,益都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兵部尚书。黄卿,字时庸,号海亭,益都人,正德三年进士,官至布政司参政。刘渊甫,字子深,号范泉,澄甫之弟,正德五年举人。杨应奎,字文焕,号渑谷,益都人,正德六年进士,官至知府。结社时,任礼部侍郎的陈经丁忧里居,蓝田除名闲住,刘渊甫未仕,石存礼等5人已致仕。诸诗友聚于北郭禅林,“各出所著古赋、乐府、古今诗,相请相逊,相谂评焉”(《海岱会集》卷首)。其社以年齿长者主之,期月一集,品茗设馔,诗以言志,酒以畅怀,既追求优游容与之情态,又不失典雅温厚之诗教。社诗汇为《海岱会集》,后经冯裕曾孙冯琦编定。据该集,嘉靖十四年长至,及次年端午、重阳、上巳、七夕等节日,皆有诗会,冯裕、刘澄甫、黄卿、刘渊甫、杨应奎分别作序。
海岱诗社在社约中规定“不许将会内诗词传播,违者有罚”,到清代得到了反对结社的四库馆臣充分肯定,称其“自适性情,不复以文坛名誉为事,故不随风气为转移”,又谓“其诗皆清雅可观,无三杨台阁之习,亦无七子摹拟之弊” (《海岱会集》卷首)。保存诗社唱和之作的《海岱会集》,清代著名文学家王士禛曾“访得钞本”,“钞而藏之”(《古夫于亭杂录》卷五);大学者纪昀亦有藏本,收入《四库全书》流传至今,从侧面反映了海岱诗社影响之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