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讲稿》 :
胡小石(1888~1962),祖籍浙江嘉兴,江苏南京人。少入两江师范学堂生物科学习,后历任北京女高师、武昌高师、西北大学、东南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云南大学等校教授。1949年后为南京大学教授,兼任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等职。博学兼通,于文学、史学、文字学、佛典、道藏、书画等皆有造诣,著有《甲骨文例》《屈原赋考讲义》《愿夏庐诗钞》等。
《中国文学史讲稿》原为著者在北京女高师的讲义,1928年春由上海人文社出版,题名《中国文学史讲稿上编》。共11章,第1章“通论”,首标焦循《易余籥录》“一代有一代之所胜”之说,同时接受达尔文进化论,结合西方文学理论,阐明自己的文学史观,主张文学随时代而发展;在澄清纯文学范围的基础上,要求“确立文学的信史时代”,尤重文体之盛衰流变。从次章起,按时代顺序历叙《诗经》、楚辞、汉赋、汉魏晋南北朝古体诗、唐律体诗、唐五代词诸体之源流正变,对历代关于“文”及“文学”的观念予以厘清;对桐城派方苞、扬州派阮元、常州派张惠言以及章太炎诸家观点予以评骘;以“移情”和“移象”解释文学起源,吸收借鉴并修正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关于地理环境对文人及文学影响的部分观点。全书识鉴精刻,上下贯通,堪称一部“篇幅不长而颇具卓识”的文学史著作。1984年,吴征铸编辑《胡小石论文集续编》,据40年代诸生零星笔记,增补“宋代文学”一章,成12章,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