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沓

    复沓 :

章与章字句基本相同,各章只变换几个字词,反复吟唱。古人称《诗经》这种章法为“重章”,唐代孔颖达说:“诗本蓄志发愤,情寄于辞,故有意不尽,重章以申殷勤,诗之初始有此。”(《毛诗正义》之《卷耳》)顾颉刚《从诗经中整理出歌谣的意见》一文称之为“往复重沓”(《古史辨》第3册),后来修辞学者多用“复沓”一词。

《诗经》的复沓现象包括重章和叠句。重章是诗歌各章的结构和语言基本相同,是同一诗章的重复,各章只是变换个别字词,或者反复强调一种愿望和情绪,如《秦风·无衣》;或者表达情感的深化,如《王风·采葛》;或者表现事物发展的进程,如《周南·芣苢》。叠句是在不同诗章里反复叠用相同的诗句,如《豳风·东山》《周南·汉广》。叠句便于把复杂的内容统一起来,把各章紧密联系起来,使全诗浑然一体。有些诗篇既有重章又有叠句,如《召南·江有汜》。

《诗经》305篇中有177篇复沓,主要集中在《国风》和《小雅》中。这正是民歌的特点,篇章短小,反复咏唱,以强调、宣泄情绪,便于结构篇章和传习记诵。复沓能够淋漓尽致抒发情感,营造更为深邃优美的诗境,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同时使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音乐性。《诗经》作品原来都是入乐的歌词,复沓也是音乐的产物,用同一旋律反复咏唱演奏,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随着《诗经》的经典化,复沓对中国古代诗歌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您推荐

行人辞令

行人辞令 : 行人指春秋时期的外交使者。晏子论社稷之臣说:“作为辞令,可分布于四方。”(《说苑·臣术》)后世把这种“分布于四方”的应对之辞称为“行人辞令”,先秦称之为“辞”“命”。《周礼·春官·大..

质文社

质文社 : 《质文》的前身是《杂文》月刊。《杂文》于1935年5月由“左联”东京支部成员陈辛人、魏猛克、林焕平、林林、邢桐华、任白戈、杜宣等人创办,郭沫若为特约撰稿人,也是实际顾问。《杂文》先在东..

战国策派

战国策派 : 1940年形成于昆明。因主办的《战国策》《大公报·战国副刊》及“战国时代的重演”的主张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陈铨、林同济、何永佶、雷海宗等。《战国策》是自1940年4月1日至1941年7月20日..

战歌社

清华简《耆夜》

清华简《耆夜》 : 共14支,简长45厘米,其中4支断折,文字有残缺。每简正面字数27至31,背面都有次序编号。第14支简简背有篇题“旨夜”,“旨”,古书作“耆”或“黎”,即《尚书·西伯戡黎》之“黎”;“夜”,即夜晚..

季札观乐

季札观乐 : 据《左传》记载,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季札聘问鲁国,鲁乐师为季札演唱《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豳》《秦》《魏》《唐》《陈》《郐》《小雅》《大雅》《颂..

上博简《采风曲目》

上博简《采风曲目》 : 仅存6支简,残损严重。最长的一支为56.1厘米,上端仍有两字长度的断缺。其他5简都是上端缺损,下端较完整。记载的是五声中宫、商、徵、羽四个声名及所属歌曲的篇目。篇题为整理者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