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辞令

    行人辞令 :

行人指春秋时期的外交使者。晏子论社稷之臣说:“作为辞令,可分布于四方。”(《说苑·臣术》)后世把这种“分布于四方”的应对之辞称为“行人辞令”,先秦称之为“辞”“命”。《周礼·春官·大祝》“六辞”其一曰“祠”,据郑玄、孔颖达解释,祠即辞:“祠者,交接之辞。《春秋传》曰‘古者诸侯相见,号辞必称先君以相接。’辞之辞也。”《诗经·鄘风·定之方中》一诗《毛传》所说的“大夫九能”中有“使能造命”。又《论语·宪问》云:“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以上的“辞”和“命”,都指行人辞令。

行人辞令包括两种情况:①国家之间对话相告之辞,很可能是以书信的形式由行人转交。《文心雕龙·书记》说:“春秋聘繁,书介弥盛……又子服敬叔进吊书于滕君,固知行人挈辞,多被翰墨矣。”刘勰认为春秋“行人挈辞”,并非皆出口传,应是形诸翰墨的书信。②行人灵活应对的辞令,即《公羊传·庄公十九年》所说的“大夫受命不受辞”的“辞”。这类行人辞令应对灵活,措辞典雅得体,是春秋行人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的光辉一页。子产、叔向、晏婴、子贡等善于辞令的外交行人,以辞令的方式,抒写了春秋时代的雍容典雅,完美体现春秋时代的审美趣味和人文理想。

行人辞令是春秋一代文章之典范。孔子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辞达而己”(《论语·卫灵公》)等,都是对行人辞令的评价,成为中国早期文论的重要内容,对后世文学和文论的繁荣发展影响巨大。

为您推荐

质文社

质文社 : 《质文》的前身是《杂文》月刊。《杂文》于1935年5月由“左联”东京支部成员陈辛人、魏猛克、林焕平、林林、邢桐华、任白戈、杜宣等人创办,郭沫若为特约撰稿人,也是实际顾问。《杂文》先在东..

战国策派

战国策派 : 1940年形成于昆明。因主办的《战国策》《大公报·战国副刊》及“战国时代的重演”的主张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陈铨、林同济、何永佶、雷海宗等。《战国策》是自1940年4月1日至1941年7月20日..

战歌社

战歌社 : 战歌社的名称和组织,最早出现在延安陕北公学。于1937年12月正式成立,负责人为柯仲平,成员有林山、刘御、吕剑、海稜、惊秋、公木、王亚凡、戈壁舟、魏巍、朱子奇、秋平(胡征)、冯塞伟、侯元、夏..

清华简《耆夜》

季札观乐

季札观乐 : 据《左传》记载,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季札聘问鲁国,鲁乐师为季札演唱《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豳》《秦》《魏》《唐》《陈》《郐》《小雅》《大雅》《颂..

上博简《采风曲目》

上博简《采风曲目》 : 仅存6支简,残损严重。最长的一支为56.1厘米,上端仍有两字长度的断缺。其他5简都是上端缺损,下端较完整。记载的是五声中宫、商、徵、羽四个声名及所属歌曲的篇目。篇题为整理者马..

左企弓

左企弓 : 蓟州(今属天津)人。辽时进士,历任来州观察判官、中京副留守,知三司使司。辽天庆末,任广陵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辽保大二年(1122),守司徒,封燕国公。十二月,金太祖克燕京,左企弓、虞仲文奉表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