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秀才文》 :
南朝齐王融撰。原文见于《文选》卷三十六、《全齐文》卷十二。此文作于永明九年(491),为代国君所拟之策问,以供秀才们应答。全文共提出进贤纳谏、垦田开渠、刑罚缓急、开矿铸钱和改元异服等五个问题,让“秀才高第明经”们开启智识、畅所欲言。每一问的结构相同,主体部分是对相关主题进行陈述,最后以八字问句结束。
明刻本《梁昭明文选》卷十五中的《策秀才文》
文辞古雅,多引经据典,如第二问:“昔周宣惰千亩之礼,虢公纳谏;汉文缺三推之义,贾生置言。良以食为民天,农为政本。金汤非粟而不守,水旱有待而无迁。朕式照前经,宝兹稼穑。祥正而青旗肃事,土膏而朱纮戒典。将使杏花菖叶,耕获不愆;清甽冷风,述遵无废。而释耒佩牛,相沿莫反。兼贫擅富,浸以为俗。若爰井开制,惧惊扰愚民,舄卤可腴,恐时无史白。兴废之术,矢陈厥谋。”(《文选》卷三十六)开头以周宣王与汉文帝忽视籍田这两个明典,强调君主劝农的重要性。接着连续使用多个暗典,再辅以广泛的借喻手法,加上对《尚书》等古籍用语的袭用,使得语意表达宏壮而古雅。
此文一方面展示了王融的博识,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秀才高第明经”们在经、史、子等方面学识素养的要求。文中所拟五问,均系国家大事,准确地反映君主的意愿,为策问文的优秀代表。
文章援古证今,立言不苟,既是代国君所拟策问,亦为自己政治思想的体现。行文骈整,隔句作对,亦为精美之篇章。清人许梿评云:“此专以劝农为主,援古证今,立言不苟,开唐宋人表、启、碑、序法门。” (《六朝文絜笺注》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