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枏 :
生于重庆巴县,卒于北京。新月派诗人。1921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22年与李健吾、蹇先艾、滕树毂等成立曦社,创办社刊《爝火》。1923年春末,曦社邀请徐志摩来师大附中做《诗人与诗》专场演讲,自此朱大枏与徐志摩相识,并经常参与徐志摩、闻一多的诗会。同年6月,与蹇先艾、滕树毂等曦社成员加入天津绿波社。1923年6月至9月,与梁实秋针对汪静之《蕙的风》展开激烈辩论,引发诸多回应。1924年考入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系。三一八事件以后,开始关注政治,在交大积极投入学生运动。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刊》。1927年与同学一起在交大创办平民学校,与北大学生翟永坤一起主编文学半月刊《荒岛》。《荒岛》的思想比较激进,一出版就引起学校当局的注意。不久,平民学校被勒令停办,《荒岛》也被迫停刊。1928年6月,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李自珍、王余杞、闻国新、张寿林、梁以俅等发起成立徒然社,在《华北日报》附出社刊《徒然周刊》。此时朱大枏已患有严重的肺结核,时常卧床。不久即转赴南京办报,11月,与王余杞、翟永坤合著的《灾梨集》由北平文化学社出版,为徒然社丛书之一。1928年返回北平,就职于北平《新报》。1929年10月,因北平《新报》登载电通社稿,当局以言论反动为由,勒令停刊,经理部长凌启佑、编辑朱大枬被监视。北平新闻界曾就《京报》被封、《新报》被停发出呼吁,要求当局撤销对凌、朱等的监视。1930年11月6日,因肺结核在北平逝世。
朱大枏的诗歌和散文基本都是曲折而又隐晦地揭露现实,内容深邃,文字玄妙,意境晦涩。他的诗歌受到闻一多、刘梦苇等人的影响,注重字句整齐,讲究音调格律,对英诗也有所借鉴。诗里有时带些哲理,笔势恣肆,耐人寻味。散文师法鲁迅的《野草》,特别是《秋夜》。
诗与散文入选多种选集中。1935年,郁达夫在编选《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选录了朱大枏三篇散文:《寄醒者》《少女的赞颂》《血的嘴唇的歌》。朱自清编选的《新文学大系·诗集》也选了朱大枏七首诗:《笑》《大风歌》《时间的辩白》《加煤》《逐客》《风雨声中的梦》《月夜梦回作歌》。王统照主编《文学》时曾出版诗专号,纪念这位早逝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