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寮诗话》 :
作者姚椿。姚椿(1777~1853),字春木,又字子寿。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人。父姚令仪,任四川布政使,家富藏书,筑有“通艺阁”藏之。姚椿幼即好学勤读,博闻强识,颇喜骈俪,有“两脚书橱”之誉。乾隆五十九年(1794),以国子生应顺天乡试,名噪京师。后屡试不第,仕途失意。又随父南北奔驰,游历山川,凡河漕、农桑、边防及民间疾苦,无不关心,务求有用于世。30岁后转学于姚鼐,乃弃旧学,潜心程朱理学。道光元年(1821)与彭兆荪同举“孝廉方正”,辞谢不就。道光四年,主讲河南夷山书院、龙山书院。道光十八年,主讲湖北荆南书院。道光二十五年,返回故里,仍主讲松江景贤书院。著有《通艺阁诗录》8卷、《和陶诗》3卷、《晚学斋文集》12卷、《樗寮文续稿》1卷、《洒雪词》3卷,纂有《禹州志》26编,编有《国朝文录》82卷。
《樗寮诗话》3卷,共103则。诗话以录同时之诗人诗作,卷下除同时之名家外,亦记姓名不传者,有诗学文献价值。诗话重视以味论诗,对吴乔《围炉诗话》中的“意喻之米,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则变尽。啖饭则饱,饮酒则醉。醉则忧者以乐,喜者以悲,有不知其所以然者”之言甚为推崇,以为“此一段意最与予合”。又云:“戴剡源序许长源诗曰:酸咸甘苦之于食,各不胜其味也,而善庖者调之,能使之无味;温凉平烈之于药,各不胜其性也,而善医者制之,能使之无性;风云月露虫鱼草木,以至人情世故之托于诸物,各不胜其迹也,而善诗者用之,能使之无迹。是三者所为,其事不同而同于为之之妙,无迹之迹,诗始神也。”徐世昌评其“才锋俊拔,而以酝酿出之”“盖能矫袁(枚)、赵(翼)末流者也”(《晚清簃诗汇》卷一百二十三)。其论诗虽多借他人论诗之语,借题发挥,有模糊之嫌,但也有一定价值。《樗寮诗话》有道光间刊《樗寮全集》本。
姚椿《樗寮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