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昌彝

    林昌彝 :

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父林高汉,弃儒经商。自小家境清贫,母吴氏家教甚严,每日亲自督课。4岁读《三字经》,11岁抄“六经”。族人因读书无大用,逼林昌彝经商,吴氏不从至于跳井抗争,林昌彝得以继续求学。17岁县试、府试均名列前茅。20岁,得鳌峰书院山长陈寿祺赏识,拜入门下。陈氏家中藏书八万余卷,林昌彝历7年饱览群书,并云:“余之知做人者,先母吴太安人之所铸也;余之知读书者,陈恭甫师之所铸也。” (林昌彝《海天琴思续录》)

进京会试八次皆不第,遂趁归途之际,遍游大江南北,寻访苏杭名胜,三登泰山,历潼关、赤壁等险要之地,创作了《登泰山观日亭》《潼关行》《武夷山大隐屏歌寄家子莱》等赞美祖国山河之诗。在南北游历中,广交诗友如魏源、姚燮、朱琦、汤鹏等文人;与林则徐意气相投,来往甚密,谈诗论事,互相题赠,几至欲立“湖上诗社”。

道光十九年(1839)中举,次年鸦片战争爆发。咸丰元年(1851)编成《射鹰楼诗话》24卷。咸丰三年,向咸丰皇帝进呈《三礼通释》280卷,受赐教授之职,先后于福建建宁、邵武两府司教,不久辞官回乡。晚年应邀到广东讲习,先在无量寺任教,后在海门书院讲学,并应广东督学刘熙载之聘襄校文集。光绪二年(1876)卒家中。

林昌彝《三礼通释》

林昌彝一生未尝通显,却始终留心世务,“每谈海氛事,即激昂慷慨,几欲拔剑起舞”(温训《射鹰楼诗话序》)。他痛恨英国人输入鸦片,云:“英人反以鸦片流毒之物赚去中国财宝,此天怒人怨,为天理所不容,人情所共愤。”(林昌彝《射鹰楼诗话》)并坚决主张抗英。道光十九年,林则徐奉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林昌彝等爱国之士无不拍手称快。鸦片战争爆发后,林昌彝写信给林则徐,献《平夷十六策》和《破逆志》4卷。林则徐的女儿普晴和女婿沈葆祯都是他的学生。在此期间,林昌彝曾应陈寿祺之约修改《福建通志》,精心撰写《拟海防十二策》,多方面论述防海之策,表现了强烈的济世情怀。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

《南京条约》签订后,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林昌彝“目击心伤,思操强弓毒矢以射之,因绘《射鹰驱狼图》以见志”(林昌彝《射鹰楼诗话》),把所居之楼命名为“射鹰楼”。他又以诗言志,创作《射鹰楼诗话》,即意在“射鹰”非泛泛而作。前2卷集中采录反映鸦片战争的诗篇,书中评论所及详于嘉庆、道光两朝作者,以激励爱国精神,抗御入侵,唤醒世人的救国热情。

《射鹰楼诗话》有咸丰元年(1851)家刻本。林昌彝另有同治初年南游广州续成谈诗之作《海天琴思录》与《海天琴思续录》各8卷。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有标点本《射鹰楼诗话》《海天琴思录》及《海天琴思续录》。

为您推荐

《磨剑室诗话》

《磨剑室诗话》 : 作者柳亚子。柳亚子(1887~1958),原名慰高,字安如;后改名人权,字亚卢;又改名弃疾,字亚子。南社发起人,有《磨剑室诗词集》《磨剑室文录》等作品传世。1917年8月,《磨剑室诗话》连载于《民国日报..

蒋湘南

蒋湘南 : 河南固始人。幼孤家贫失学,母亲见其聪颖,授之以经,叔父为买书千卷,供其阅读。道光五年(1825),督学使者吴巢松拔之于诸生中,目为中州第一人。次年入京,从江藩、阮元问奇字、研经术,与齐彦槐、俞正燮谈..

《名媛诗话》

《名媛诗话》 : 作者沈善宝。沈善宝(1808~1862),字湘佩,又号西湖散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有《鸿雪楼诗集》15卷、《鸿雪楼词集》1卷、《鸿雪楼外集》1卷、《名媛诗话》15卷。《名媛诗话》有光绪间鸿雪楼1..

白马湖作家群

《伯山诗话》

《伯山诗话》 : 作者康发祥。康发祥(1788~1865),字瑞伯,号伯山。江苏泰州人。有《伯山诗话》《伯山诗钞》《伯山文集》等,后汇集为《伯山全集》。《伯山诗话》2卷,以“随到随刊”(《凡例》)之故,又陆续刊《后集..

曾国藩

曾国藩 : 湖南湘乡人。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十八年中进士。二十三年,以翰林院检讨典试四川。转侍读,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部。在京师时,治义理之学,兼为词章、考据。咸丰初,奉命在湘乡办团练,后扩编为..

《樗寮诗话》

《樗寮诗话》 : 作者姚椿。姚椿(1777~1853),字春木,又字子寿。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人。父姚令仪,任四川布政使,家富藏书,筑有“通艺阁”藏之。姚椿幼即好学勤读,博闻强识,颇喜骈俪,有“两脚书橱”之誉。乾隆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