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觉斋论文》 :
作者林纾。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县(今闽侯)人。31岁中举,后屡试不中,以教书、作文、翻译、卖画终其一生。在清末民初的文坛上,他以翻译小说和古文名世。在文章学上,他极力维护古文的正宗地位,反对章炳麟提倡魏晋之文,谩骂新兴的白话文,曾作《桐城派古文说》,鼓吹义法、神韵、意味等桐城派的主张为文之正轨。林纾论古文,基本上遵循“义法”之说,在思想内容上不提“经济”,不重“考据”,只是强调“发明义理”,具有倒溯姚鼐、刘大櫆,复归于方苞的倾向。
《春觉斋论文》是林纾在京师大学堂授课时的文论讲义,1913年6月起,曾在《平报》上连载若干则。1916年北京都门印书局铅印出版。全书共分《述旨》《流别论》《应知八则》《论文十六忌》《用笔八则》《用字四法》等六部分,论述古文的艺术特点和写作技法。《述旨》部分阐说《论衡》《抱朴子》《文心雕龙》的论文要旨,加以发挥,提出作文者应该明理、读书、正言。《流别论》是基于刘勰《文心雕龙》的文体论,参酌自挚虞至姚鼐的相关论断,评述古文各种文体的写作要领和发展变迁。《论文十六忌》列举直率、剽袭、庸絮、虚枵、险怪、凡猥、肤博、轻儇、偏执、狂谬、陈腐、涂饰、繁碎、糅杂、牵拘、熟烂等应该避免的16种写作弊端。《用笔八则》《用字四法》谈论的是用笔和用字技法。其中最有理论价值的是《应知八则》提出意境、识度、气势、声调、筋脉、风趣、情韵、神味8个古文理论范畴。
林纾标举意境为“文之母”,认为各种不同的风格都出于意境。所谓“意境”,是指作家临文创作之先所具有的思想境界和艺术修养。林纾重视作家的学养和品格,提出意境当以高洁诚谨为上,要求作家学养深醇,灵府干净,心胸朗彻。作家“泽之以《诗》《书》,本之于仁义,深之以阅历”,润泽浸渍于儒家经典之中,濡染传统的仁义精神,并以亲身阅历识见增广充实之,这样才能提高学识,修养品格。以这样的心性为根据造成的意境,正是一切文学、一切风格的根本。林纾论述曾国藩曾标举过的“识度”,曰:“识者,审择至精之谓;度者,范围不越之谓”,指作家对世事人情物理的精审衡评,对前人遗产的明白辨析和艺术上精审确当的处理等种种识力。识度是作家主体精神的重要内容,作家没有卓异的主体精神,文章也就没有生气、没有价值。要想有宏远通融的识度,“舍读书明理外,无入手工夫”。作家要通过读书养学、阅世明理来培养识度。作家应该善于敛气蓄势。“理足而神王,法精而明彻”是得文章气势的重要条件。文章气势雄健,并非一味“奔放”,更须讲究含敛之功、曲折之妙,否则龙头蛇尾,后劲不足,文章散放流逸,不足为观。
林纾提出古文中不能无“声调”,古文的声调不必是句末的韵脚,而是指行文的情感跌宕、节奏张弛、笔调顿挫,耐人吟讽。“筋脉”是指行文断续伏应、虚实穿插之妙。林纾对滑稽、轻儇和风趣作了区别,风趣“见文字之天真”,即使庄重之文,也能“涉笔成趣”,风趣应出于自然,以“不经意”“见诸无心者为佳”。文章须“深情远韵”,婉转感人,情、韵中又以情为首要,“欲使韵致动人,非本之真情,万无能动之理”。林纾提出文章最高的“止境”是有“神味”,神谓“精神贯彻处永无漫灭”,味谓“事理精确处耐人咀嚼”,含蓄蕴藉而又不“渺冥惝恍”,关键是作者能“积万事万理”,善于从“里面涵养”。《应知八则》显然受到姚鼐“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理论的影响,阐论得更加详尽、深入,是对古代散文理论的总结和提高,对于促进散文创作有积极的意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出版校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