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丛话》

    《小说丛话》 :

作者吕思勉,署名“成”和“成之”,发表于《中华小说界》1914年第3~8期。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早年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在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修科、沪江大学、光华大学等校任教,是中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

据研究,发表于1912年《小说月报》第3卷第5、第7至11号的管达如《说小说》一文,由管、吕两人合作撰成,或原本就出自吕思勉一人之手。《说小说》提出“小说则所以记载理想界之事实者也”,从文学、体制、性质上尝试为小说分类,阐述小说影响社会的巨大力量,小说的文学审美特性等问题。吕思勉《小说丛话》是近代最长的一篇小说论文,是《说小说》提出的观点的进一步充实和发展。吕思勉运用西方的美学观念分析小说的性质,认为小说是一种“美的制作”,是经过对生活加以模仿、选择、理想化和创造四个阶段,即艺术典型化之后创造出的美,是比现实社会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的“第二人间之创造”。据此,他反对对《红楼梦》作索隐式解释,用大量的篇幅分析《红楼梦》中十二金钗代表世界上十二种人物所受之苦痛,认为《红楼梦》一书,以历举人世种种苦痛,研究其原因,而求其解免之方法为宗旨。这显然是受到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启发,从哲学美学上对该小说作出的解读。《小说丛话》论小说作法,提出理想要高尚、材料要丰富、组织要精密,并对小说的分类、小说兴盛的原因、小说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是晚清小说理论的一次总结,代表了当时小说理论发展的水平。

为您推荐

徐念慈

徐念慈 : 江苏昭文(今常熟)人。少年时善算术、写作,后补为诸生。戊戌后受新学思潮影响,致力于国民教育,曾兴办教学同盟会,创办竞化女中等学校,并多年执教其中。光绪三十一年(1905)任同乡曾朴创办的小说林社编..

《小说话》

《小说话》 : 作者解弢,河北沧州人,生平不详,还撰有《小说八字评》《茶余偶谈》等。《小说话》由中华书局于1919年1月出版,1932年10月出至第4版。此书是中国第一部出版单行本的小说话,辑录有关小说的随笔..

朱庭珍

朱庭珍 : 云南石屏人。父朱家学,字篑峰,道光九年(1829)进士,著有《篑峰文集》《经史疑义》若干卷。朱庭珍幼得家传,少年聪颖。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应礼部试时文已中选,终以违时旨放归。后遂从军,入杨玉科、和..

谭献

《台阳诗话》

《台阳诗话》 : 作者王松。王松(1866~1929),字竹友,又字寄生,别号沧海遗民。台湾新竹人。著有《台阳诗话》《沧海遗民剩稿》等。《台阳诗话》2卷,成书于割台后10年,以录诗纪事为主,间有评论。所采详于台湾诗人..

王国维

王国维 : 浙江海宁人。家境清贫,体素羸弱,性复忧郁。弱冠肄业于杭州敷文书院,两应乡举而不售。光绪二十四年(1898)去上海,在改良派报纸《时务报》任书记、校对,接受新学和西学的影响。同年六月,进入东文学社,..

《越缦堂诗话》

《越缦堂诗话》 : 作者李慈铭。李慈铭(1830~1894),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㤅伯,号莼客。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早年以诸生入赀为户部郎中。光绪六年(1880)中进士,补户部江南司资郎。光绪十六年,补山西道监察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