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念慈

    徐念慈 :

江苏昭文(今常熟)人。少年时善算术、写作,后补为诸生。戊戌后受新学思潮影响,致力于国民教育,曾兴办教学同盟会,创办竞化女中等学校,并多年执教其中。光绪三十一年(1905)任同乡曾朴创办的小说林社编辑部主任,后兼任《小说林》杂志主编。他精通英、日文,译著有《新舞台》《黑行星》《美人妆》《海外天》等多种。并创作科幻小说《新法螺先生谭》,小说林书社以《新法螺》名称刊行。他的小说理论著作有《小说林缘起》(刊《小说林》第1期)、《余之小说观》(《小说林》第9、10期)。此外,还著有《觉我赘语》及《小说管窥录》等。小说林社是中国近代以编译小说为主的出版机构。《小说林》月刊专门刊载著译小说和小说理论批评文字,徐念慈是近代引人注目的小说理论家,他的《小说林缘起》借鉴西方黑格尔、康德等人的美学观点,揭示小说的艺术特征,并较为正确地认识小说与社会的关系,其小说观念在当时新鲜而卓异。

徐念慈积极接受和运用西方近代的美学思想来分析文学和小说。继王国维之后,徐念慈、黄人、曾朴、周树人、周作人都积极地引介西方近代文艺美学思想,用以阐述中国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令人耳目一新。尽管徐念慈对某些概念和观点的理解尚较模糊,运用也不够自如,但提出了诸多新鲜的、有意义的观念和见解,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小说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为小说理论的近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徐念慈《余之小说观》从编辑出版的角度切入新小说评论。关于小说与人生的关系,他批评过去存在禁之过严和誉之过当的两种错误态度,提出“小说者,文学中之以娱乐的,促进社会之发展,深性情之刺戟者也”,即在娱乐中陶冶读者的情操,提升人格境界,从而促进社会文明。他说:“小说固不足生社会,而惟有社会始成小说者也。”肯定社会是第一性的,小说是社会的反映,这就端正了小说与社会的正确关系,将其小说观念确立在唯物论基础之上。

徐念慈分析近代翻译小说的兴盛,主要是因为国人过去“塞聪蔽明”,较少了解外国而产生要求了解国外文化的激切心理。他痛心于国人偏爱侦探小说、艳情小说,而忽略专写军事、冒险、科学、立志等“有裨于立身处世诸小说”,对社会前途表示担忧。小说是人心趋向的指南,他希望将来的小说翻译和创作,能合于社会之心理,适应学生社会、实业社会、妇女社会的兴趣,而发挥积极的教育意义,敦促社会的进步。

此外,徐念慈还重视分析小说的出版、流通和社会接受。对小说的题名、定价、文字、体裁,他也发表了中肯的见解,从中可以了解近代小说发行的一些信息。

为您推荐

《小说话》

《小说话》 : 作者解弢,河北沧州人,生平不详,还撰有《小说八字评》《茶余偶谈》等。《小说话》由中华书局于1919年1月出版,1932年10月出至第4版。此书是中国第一部出版单行本的小说话,辑录有关小说的随笔..

朱庭珍

朱庭珍 : 云南石屏人。父朱家学,字篑峰,道光九年(1829)进士,著有《篑峰文集》《经史疑义》若干卷。朱庭珍幼得家传,少年聪颖。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应礼部试时文已中选,终以违时旨放归。后遂从军,入杨玉科、和..

谭献

谭献 : 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少孤。同治六年(1867)中举,屡应礼部试不第。曾入福建学使徐树藩幕。后署秀水县教谕,历任歙县、全椒、合肥知县。晚年辞官归里,应张之洞之聘,主讲湖北经心书院。工骈文,吐辞摛藻,深..

《台阳诗话》

王国维

王国维 : 浙江海宁人。家境清贫,体素羸弱,性复忧郁。弱冠肄业于杭州敷文书院,两应乡举而不售。光绪二十四年(1898)去上海,在改良派报纸《时务报》任书记、校对,接受新学和西学的影响。同年六月,进入东文学社,..

《越缦堂诗话》

《越缦堂诗话》 : 作者李慈铭。李慈铭(1830~1894),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㤅伯,号莼客。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早年以诸生入赀为户部郎中。光绪六年(1880)中进士,补户部江南司资郎。光绪十六年,补山西道监察御史..

林昌彝

林昌彝 : 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父林高汉,弃儒经商。自小家境清贫,母吴氏家教甚严,每日亲自督课。4岁读《三字经》,11岁抄“六经”。族人因读书无大用,逼林昌彝经商,吴氏不从至于跳井抗争,林昌彝得以继续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