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润 :
云南宝宁(今属广南)人。道光十六年(1836)食廪,乡试十多次均落第。曾入曾国藩等人幕,参与对太平军作战。同治三年(1864),以军功铨选陇西州州判。通经善文,好经世致用之学,一生兴趣主要在著书讲学。工诗,喜作长篇古体诗,气骨遒劲,写景短篇亦有佳作,风格雅淡飘逸;又善陈时事,对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时期的不良现象有所讥讽。方玉润将文章分为四类:载道、敷政、纪事和“浮辞闲文”,强调行文须“先积理,次讲法度,再运以气而养之以学”(《星烈日记汇要》)。其诗歌批评针对时弊,综合时论,以“救正”为己任。对性灵、格调、神韵三者,方氏强调弃其短而采其长,三者统一,而最重“性灵”,鼓吹“情真”。著有《诗经原始》《鸿蒙室文钞》《鸿蒙室诗钞》《星烈日记汇要》等,总名《鸿蒙室丛书》。
《诗经原始》是近代诗经学的一部名作,得到胡适等人的称赏,多次出版。方玉润作《诗经原始》“盖欲探求古人作诗本旨而原其始意也”(同治八年七月初五日日记)。其《自序》说:“务求得古人作诗本意而止,不顾《序》,不顾《传》,亦不顾《论》,唯其是者从而非者正,名之曰《原始》,盖欲原诗人始意也。虽不知其于诗人本意何如,而循文按义,则古人作诗大旨要亦不外乎是。”解释《诗经》而力求符合原作的主旨,寻获诗人当初作诗时的真意,是方玉润研究《诗经》的主要目标。所以,他的《诗经原始》往往能以文学的眼光阅读《诗经》,讲述他欣赏作为文学作品的《诗经》所获得的认识和愉悦。方玉润主张从作品的“局度”“音节”“风致”“兴会”等艺术的角度来体味诗人的情思、兴寄,实际是肯定对《诗经》作艺术审美解读的重要性,这对近代深受经学方法和传统影响的文学批评来说,无疑是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
方玉润《诗经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