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巢》 :
《毛诗序》曰:“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鸤鸠,乃可以配焉。”大夫之妻为夫人。孔颖达《疏》:“文王之迎太姒,未为诸侯而言国君者,《召南》,诸侯之风。故以夫人、国君言之。文王继世为诸侯,而云‘积行累功,以致爵位’者,言爵位致之为难。”认为此诗是叙周文王迎娶太姒之事。但文王身前为西伯,武王有天下,追为文王。《关雎序》已言“后妃之德”,此不宜再称“夫人之德”;又文王以继世为诸侯,而云积行累功,亦不合史事。故孔颖达之说未必为《毛诗序》之意。《毛诗序》意或指文王以前列祖列宗事,故此夫人当为周先祖之夫人,诗为周先祖迎娶夫人之事。后代虽完全不同意后夫人之说,大多以为是古代迎亲中的赞词。方玉润《诗经原始》则认为此诗是婚礼告庙之词。郭晋稀又认为诗反映了古代抢婚遗俗。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三章皆以“维鹊有巢,维鸠居(二、三章依次为方、盈字)之”起兴,《郑笺》认为鹊冬至做巢,至春而成,正如国君“积行累功”,鸤鸠借助鹊巢而居有之,鸤鸠暗喻夫人嫁到国君之家,可以均等对待国君的儿子。以此引出诗下文“之子于归,百两御(二、三章依次为将、成字)之”的迎亲场景。诗中几个重要的关键词词义大致如下:方,有。盈,满。百两,即百辆,形容车马之多。御,迎接。将,送行。成,谓完成婚礼。郭晋稀认为抢婚遗俗,理由如下:①前面鹊巢鸠占的兴辞和后文赞颂迎亲意思不合。②诗中的鸠,非《曹风·尸鸠》中的“尸鸠”,而是《荀子·劝学》里的蒙鸠,亦即《诗经·豳风·鸱鸮》中的鸱鸮,因蒙鸠不会做巢,所以才鹊巢鸠占。《陈风·防有鹊巢》也叙述了同类题材,都是反映了抢夺妇女的内容。③先秦典籍中大量抢婚的事实也印证这首诗的真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