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恭尹 :
顺德(今属广东)人。顺治三年(1646)十二月清军陷广州,其父陈邦彦举兵抗清,兵败殉国,全家被害,陈恭尹画像唯长子陈恭尹避匿得免。后南明永历帝授其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八年,陈恭尹东走福建欲从郑成功于海上,不得达。九年春,自福建往游江西,登匡庐。秋,自赣出九江,顺流而东,止于西湖。之后往返吴越数年,秘密结联。十六年,郑成功围金陵,张煌言进取徽宁,陈恭尹与共策画。之后轻舟济江,历中都,治寒衣于汴梁,北渡黄河,徘徊太行之下。顺治十七年返粤。康熙十七年(1678)秋,陈恭尹以尝为尚之信延揽,下狱。次年春出狱。为免遭“无妄之灾”,筑室广州城南,与当地官员交游唱和。友人岑徵讥之曰:“可怜一代夷齐志,错认侯门是首阳。”朱彝尊体情原志而谓之:“降志辱身,终当进之逸民。”
陈恭尹的创作以诗歌为主,诗风雄郁苍凉,其咏史诗最为人称道。早年诗作于雄郁苍凉之中,时显气肆愤张;后期诗作于雄郁苍凉之外,时作清迥澹永。“汉王生长难忘处,尺土犹书故宅名。四海自飞鸿鹄羽,中宵人哭白蛇声。轻沙浅草堪调马,习俗群儿敢说兵。千载英雄同一辙,徐州南是凤阳城。”(《沛中》)“山木萧萧风又吹,两厓波浪至今悲。一声望帝啼荒殿,十载愁人拜古祠。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停舟我亦艰难日,畏向苍苔读旧碑。”(《厓门谒三忠祠》)他的诗抒写性情而自成风格,与屈大均、梁佩兰合称“岭南三大家”;与梁佩兰、王邦畿、程可则、方殿元、方还、方朝合称“岭南七子”。
著有《独漉堂集》诗、文各15卷,词1卷,另有《九边图》,今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