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弘 :
菑川国薛县(今山东滕州)人。年轻时为薛县狱吏,因罪免。家贫,牧猪于海上。年四十余方学《春秋》杂说,从胡毋生习《公羊传》。胡毋生为景帝时博士,年老后归齐教学,公孙弘应在胡毋生归齐后向他学习。
建元元年(前140),汉武帝征贤良文学士,60岁的公孙弘征为博士并出使匈奴,但结果不合武帝意,遂移病免归。后来,武帝复诏贤良文学,菑川国人再推举公孙弘,公孙弘对武帝策,武帝以为第一,拜博士,待诏金马门。六年,唐蒙建议武帝通西南夷以制南粤,数年间,发巴蜀民众开山凿道,民怨载道,耗费无功。约于元光四年(前131),公孙弘出使巴蜀,还奏说通西南夷无所用,但武帝并不采纳。五年,公孙弘拜为左内史。
元朔三年(前126),迁御史大夫,当时正东置沧海郡,北置朔方郡,西南通蛮夷,公孙弘数次上谏,最后说服武帝专奉朔方,罢东海和西南夷事。五年六月,武帝下诏延天下方闻之士,公孙弘制《请为博士置弟子员议》,置博士弟子,设立选举考核制度。公孙弘建客馆以延贤人,用自己的俸禄给养门客,让他们参与谋划议政。十一月,公孙弘拜相,成为汉朝第一位布衣丞相,武帝遂封其为平津侯。
公孙弘拜相在汉朝的影响很大,打破了以贵族为主统治阶层的封闭性,司马迁称其“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六年,淮南王、衡山王谋反,值公孙弘病甚,自以无功而封侯,上书求归乡耕,勿遮贤者进路。很快,淮南王谋反平息,武帝不准公孙弘的请求,赐告牛酒杂帛,让其静养精神。元狩二年(前121)三月,在相位病卒,终年八十。
清末民初《马骀画宝》中公孙弘海上牧猪场景
公孙弘“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朝议时常陈述事端,让武帝作抉择,从不“面折庭争”,深得武帝欢心。学术上,他向武帝议学《公羊传》,立于学官。他又曾与朝臣约议,至上禀武帝时却背臣约而顺武帝意,当时的直谏臣汲黯批评其“多诈而无情……不忠”。公孙弘为御史大夫时“为布被”,汲黯认为其诈,公孙弘举晏婴相齐亦“食不重肉,妾不衣丝”而齐国治的例子反驳,他认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武帝由此更加敬重公孙弘。汲黯又曾批评公孙弘等人“怀诈饰智以阿人主取容,而刀笔之吏专深文巧诋,陷人于罔,以自为功”。公孙弘虽以儒术显,但为人“外宽内深”,表面和善,而杀主父偃、徙董仲舒、废汲黯都是其所为。
《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儒家,著录《公孙弘》10篇,已佚。存《举贤良对策文》《今无正吏疏》《乞骸骨书》,见于《汉书》本传。又有《请为博士置弟子员议》,见《汉书·儒林传》。《西京杂记》卷三云“公孙弘著《公孙子》,言刑名事,亦谓字直百金”。马国翰辑佚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