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抗抗 :
生于杭州。祖籍广东新会。1969年赴北大荒农场上山下乡,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1979年毕业后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至今。
张抗抗及作品多次获奖,其中《夏》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淡淡的晨雾》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张抗抗散文》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并于1995年获庄重文文学奖,3次蝉联女性文学创作奖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第七、八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协会副会长,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副会长,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被聘为国务院参事室参事。
张抗抗从小受母亲影响爱上阅读,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上小学期间就开始发表习作。在北大荒插队期间开始文学创作。她的创作风格随着时代而变化。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主要有两大类题材:①知青生活题材,如《淡淡的晨雾》(1980)等;②普通青年和大学生题材,如《夏》(1980)、《去远方》(1980)等。这些作品带有很强的时代性,具有80年代启蒙主义和人道主义特征。90年代以后,张抗抗的小说表现出自觉的女性意识,在以《银河》(1995)、《寄居人》(1995)、《钟点人》(1995)和《情爱画廊》(1996)为代表的作品中,开始关注女性命运,从女人层面探讨两性关系。尤其是世纪之初《作女》(2002)问世,代表她的女性叙事已经进入自由敞开境界,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超越了一般女性文学中追求独立尊严的精神层面,达到了一种完全与男性比肩的自觉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