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规合矩,肥瘦相和:【中规合矩,肥瘦相和】说明书法艺术用笔应符合一定的规矩,追求中和之美。
梁武帝萧衍《答陶隐居论书》云:“夫运笔邪则无芒角执笔宽则书缓别,点掣短则法臃肿,点掣长则法离,画促则字势横,画疏则字形慢。
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比并古然。
任意所之,自然之理也。
着挪汤得所,趣舍无违;值笔连断,触势蜂郁;扬波折节,中规含矩;分间下注,浓纤有方,肥瘦梠和,骨力相称。
婉婉暖暖,视之不足;棱棱滚潔,常有生气,适眼合心,便为甲科。
”萧行在这里不厌其烦地列举各种用笔不当所造成的毛,以及阐述其认为正确的用笔方法,千言万语可以用一句话米概之,就是要求书法用笔要做到“中规合矩,肥瘦相和”。
这种审美观明显地接受着传统的“中庸”中美观的影响,崇尚“中和”之美,所谓“非和弗美”、“美即和谐”、。
与萧衍同时代的书法家王僧亦云:“粗不为,细不为轻。
纤微向背,毫发死生。
工之尽矣,可擅时名。
”(《笔意赞》)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
阴阳五行家最早把“和谐”的观念引入艺术的创造和审美之中,而把这一美学思想与儒家美学思想统一起来,正式地用和谐来说明美的性质,明确提出“非和弗美”,“美即和谐”者,则是东晋的道教领袖入物和思想家葛洪,他的美学思想对齐梁之后的艺术欣赏与批评有直接的影响,不仅被一些思想家用来阐发美和美感的规律,而且还被拿来作为审美批评的武器。
萧衍所谓“中规合炬,把瘦相和”、“物测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等等,均是指出书法用笔要在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之中达到一种“和谐”之美。
凡超越这样的一种“中和”,而偏向任何一个极端都是不美的,是不符合审美要求的。
只有“致中和”,才能“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席》);而书法用笔的美,也只能产生于用笔谐要素所组成的整体结构的和谐关系之中。
也就是说,只有由那些相反相成的矛双方组成多样统一的、具有整体结构性质的新事物·才能产生书法用笔的艺术美,即所谓:“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退速、高下、出入、周,以相济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这种审美观对后世书家影响甚大,纵观历代书家的书法艺术实践以及书法审美理论,都很容易得到证明。
唐代欧阳询《传授诀》云;“短长合度,粗细折中,心服准程,疏密斜正,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形桔:复不可肥,肥即质油。
”唐太宗李世民《指意》亦云:“圆者中规,方者中.矩,粗,而能锐,细币能壮,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
”明代的项穆更是对书法创造中和之美的大肆鼓吹者,他在《书法雅盲》中说:“规矩从心,中和为的”,“临池之士,进返于肥瘦之间,深造于中和之妙,是犹自狂而进中行也”。
他还以现实生活以及其他艺术种类中的中和之美来说明入们之所以对中和之美大加欣赏的原因,“人心之良,皆好乎中和。
信室,林木之相称也;烹炙,滋味之相调也s笙,音律之相协也。
人皆悦之。
使其大小之不称,酸辛之不调,宫商之,不协,谁复取之哉?”(《书法雅言》)所有这些论述,都与萧衍所调的“中规含矩、肥瘦相称”的审美观具有异曲工之妙。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