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诣

超诣:【超诣】常指造诣超妙的艺术风格,表现出秀美、柔美的审美特质。
唐空图《二十四诗品》将“超诣”的表现形态和审美特征描绘为:“匪神之民,匪矶之微。
如将白云,清风与归。
远引若孕,临之已非。
少有道气,终与俗违。
乱山乔木,碧苔芳晖。
诵之思之,其声愈希。
”诗中表现了一种空灵橡胧,可望而不可即的审美境界,孙联玺《诗品臆说》,“超诣,谓其造诣能超越寻常也。
”这种审类风格与司空图追求“韵外之致”的审美思想是吻合的,同“自然”、“飘逸”、“冲淡”、“清奇”等风格属于同一类。
司空图在《与极浦书》由日:“戴容州云;“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
”《与李生论诗书》又日:“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
”这种怒以象外,超以言外,超以形外的韵、趣、神、咪等审美特征同老子的“大希4,大象无形”一样,具有只可会,难以言传的审美效果。
艺术作品具有“能外之致”,亦具有“超诣”“超诣”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境界具有“超诣”风格的作家诸如庄子,陶渊明、阮籍、嵇,王维、孟浩然等,其作品如陶渊明《归田园居》之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从而表现出一种悠闲恬静、超然尘外的境界,显示出“超诣”的风格特色。
[飘逸】指飘洒闲逸、离尘脱俗的艺术风格,表现出自然、超然、怡然的审美特质。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描绘“飘逸”的表现形态和审美特征鹤,华顶之云。
高人惠中,令色细编。
御风蓬叶,汛彼无垠。
如不可执,如将有闻。
识者期之,欲得愈分。
”诗中表现了急者高士的超然不群、悠闲尤刷,象浮云,飘叶一样自由自在的风貌。
杨廷芝《诗品浅解》释“飘逸”目:宋代苏轼提到“神逸”,《书唐氏六家书后》云:“张长史草书類然天放,略有点画处而意态自足,号称神逸:”清代黄钺《二十四画品》提出:“滑逸”为其中一品:“白云在空,好风不收。
瑶琴罢挥,寒漪细流。
偶而坐对,啸歌悠悠。
遇简以静,若疾乍。
望之心移,即之消忧。
于诗为陶,于时为秋。
”这些论述成多或少都抓住了“飘逸”的表现特征和审美实质。
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飘逸”风格的作家不乏其人,历代都有其姣姣者。
如陶渊明、阮籍、王维、孟浩然、苏轼等。
李白可谓“飘逸”大家。
杜南称他为,“飘然思不群。
”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
”宋代李纲《书家诗选后》:“太白诗豪迈清逸,飘然有凌云之志。
方苏轼:“太白诗飘逸绝尘。
”李白诗歌风姿洒脱,神气闪逸,形影飘忽,志向凌云,带有“飘逸”的侠气,仙气,如《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把清芬。
”诗中充满潇洒风韵和飘逸之气。

为您推荐

沉郁

沉郁:【沉郁】指深沉浓郁的艺术风格,与“沉著”相近,表现为壮美、崇高、阳刚之美的审美特征。 清陈廷焯是倡“沉郁”说的集火成者。 他的《白丽斋词话》主国就是强调“沉郁”。 认为:“作词之法,首贵沉郁”.惟词风如此,诗风..

体:【体】中国古代美学、艺术理论的术十九体即十九种风格,他在《诗式》中说,“高,风韵朗畅目高。 逸,体格闲放白逸。 贞,放词正直日贞。 忠,临危不变日忠。 节,持操不改日节。 志,立性不改日志。 气,风性耿介日气。 情,缘境不尽..

旷达

旷达:【旷达】常指空明开阔、通达逸放的艺术风格,具有壮美的审美特征。 唐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描绘“达”的表现形态和审美特征为:“生者百岁,相去几何。 欢乐苦短,忧愁实多。 何如尊酒,日往烟萝。 花复檐,疏雨相过。..

缜密

体性

体性:【体性】是刘勰《文心雕龙》中专论艺术风格的一个篇目。 体,指作品的体貌:性,指作家的情性。 “体性”是艺术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特定的风格特征。 容。 首先是将文章大致划分为“八体”,即八种不同的风格形态:典雅、..

流动

流动:【流动】指流转飞动的艺术风格,同呆板滞塞相对,具有动态美的审美特质。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描绘“流动”的表现形态和审美特征为:“若纳水,如转丸珠。 夫岂可道,假体如愚。 荒荒坤轴,悠悠天枢。 载要其端,载闻其符。..

格:【格】这是古代美学和艺术理论中常用的概念,它的含义相当丰富:①指文学作品的品格或体格(格式),但两者又有所差异、清薛雪《一诗话》:“格有品格之格,体格之格。 体格,一定之章程;品格,自然之高迈。 品高最被绿蓑青笠,如立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