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气】出哲学领域移用于文学美学领域的一个基本范畴。
在古典哲学中,“气”是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东西,并推动其发展变化。
《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
其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故日,通天下一气也。
”人的生死是由气的聚散来决定的,因而活着的人全身都充满气。
《管子·心术下》:“气者,身之充也。
”人由气而形成,其他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也都是如此。
《淮南子·原道训》:s凡者,生之元也。
”元者,始也,本原也。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一:“观于人身及万物动植,皆全是气所鼓荡。
气才绝,即腐败奥恶不可近。
诗文亦然,”这就揭示出“气”由哲学领域移用于文学领域的奥妙。
文学作品是人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的关系的反映,既然人和其他动植物都不能离开气,那么,魏曹丕首倡以气论文,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便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从此,“气”这个概念被广泛地应用于文学领域,其含义甚为丰富:①招作家的个性、气质,以及由此而决定并体现于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的总特色,即艺术风格。
《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油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醬诸音乐,典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扯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认为有俊爽清新的阳刚之气和沉郁重浊的阴柔之气,即有两种类型的艺术风格。
作家的个性和气质有相对的稳間性,因而由此而形成的艺术风格也是不可勉强得来的。
有如吹奏乐曲,虽循着同样的曲谱和节奏,但音乐家们还是奏出不同的特色,这是由于各自运气不同,性有巧拙的缘故。
曹氏认为“文以气为主”,又偏于先天而忽视后天社会实践对作家作品风格形成的影响,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他以气论文的创见,对后世却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故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触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故其论孔融,则云‘体气高妙,论徐干,则云“时有齐气’论刘桢,则云‘有逸气’。
公干亦云“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
'并重气之冒也。
”可见灯勰以气论风格,便是受到魏文即曹丕《典论·论文》以及刘桢(公千)有关论述的影响。
②指自然界的气候。
梁钟《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舞咏。
”四时气候的变化影响到景物的变化,文学艺犬家的思想感情受到四时景物变化的触发,因而便表现为歌舞吟咏,产生文艺作品。
这一观点对后世很有影响。
元方回说,“昌黎备四时之气,以文章大体言,天地同流,万物皆备:以诗一端言,舒之不翁如也,腴之不如痛也,丽之不如质也。
自会者不求知,自得者不用力也。
”(《桐江集》卷三《跋吴古梅诗》)清刘熙载也说:“文贵备四时之气,然气之纯驳厚薄,尤须审辨。
”(《艺概·文概》)⑧指正义的社会力量和民族气节。
清黄宗《缩斋文集序》,“其文盖天地之阳气也。
阳气在下,重阴锢之,则击而为雷;阴气在下,重阳包之,则搏而为风。
商之亡也,《采薇》之歌,非阳气乎?然武王之世,阳明之世也。
以阳遇阳,则不能为雷。
宋之亡也,谢皋羽、方辞卿、龚圣予之文,阳气也,其时遁于黄钟之管,微不能吹纩转鸡羽,未百年而发为迅雷。
元之亡也,有席帽、九灵之文,阴气也,包以开国之重阳,蓬蓬然起于大隧,风落山蛊,未几而散矣。
今泽望之文,亦阳气也,无视葭灰,不千钧之压也。
”他认为黄宗会(泽望)的诗文是天地之阳气,其“阳气”是指正义的社会力和民族气节。
当民族灾难深重,遭到其他民族压迫时,被压抑的民族情感就会抒发于诗文,具有震感人心的感染力。
这里以阳气和明气论文学创作的源泉,即认为文学作品来源于性质不同的社会势力斗争之中。
章,周、秦并法。
惟董仲舒一路无秦气。
”所谓“晚唐气”、“魏之气”、“周秦气”、“秦气”,都是就各自的时代风貌而窖的。
特色。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八引黄山谷(庭坚)云:“‘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黄尘车马道,独清闲自然。
炉鼎虎绕与龙盘,九转丹砂就,琴心三叠,蕊珠看舞胎仙。
便⑤指文学作品所带有的某种地方万钉宝带貂蝉,富贵欲戴天,黄粮炊未熟,梦惊残。
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
袖手江南去,白萍红,再游湓浦,庐山住三十年。
’有人书此于州东茶园酒肆之柱间,或爱其文旨趣,而不能歌也。
中间乐工,或按而歌之,辄以俚语人,然有市井气,不类神仙中人语也。
”以“市井气”论作品,明显地受到了曹丕以“齐气”论文的影响。
的特色。
清齐省堂《儒林外史》第十⑥指作品所带有的某种行业生活五回总评,“上回与公孙论举业,此回与匡超人论用功养志,真是后生药石之言。
马二先生逢人教诲,谆谆不倦,自是热肠一片。
莫以其头巾气而少之也。
”清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唐人以五律为四十贤人,不可一字带屠沽气。
古文亦然,通篇容不得一字屠沽。
然而,知此者鲜矣,能辨其是否屠沽亦不易矣!真作家所以少也。
”屠沽,是指屠夫和卖酒的人。
宋王十朋《集百家注编年杜陵诗史》:④指某一时代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
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概括了建安文人创作的共同特色及其形成的原因。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魏之气雄于汉,然不及汉者,以其气也。
晋之词工于汉,然不及汉者,以其词也。
宋之韵超于汉,然不及汉者,以其韵也。
”清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姚子寿谓文忌爽,亦非也。
《孟子》及文章之最爽者;《史记》、《战国策》亦然。
西汉初年,文章之高,犹有周、秦气,亦正以其爽耳。
武帝以后,则文太做作矣。
”清刘熙载《艺概·文概》,“汉家制度,王霸杂用;汉家文⑦指作品带有其他文体的特色。
“赵次公日:‘言汉、魏之文去古未远,终有《风》、《骚》之气,而卢、王之文比之为劣。
调文章之妙如龙文虎脊之马,皆可充君之驭,然球过都而,则犹不为良马也。
‘尔曹’指卢、王矣。
”这段话是对杜甫《戏为六绝句》的解释,杜甫诗句为:“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肾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清昊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鹊泉谓古文不可有古文气,其说非也。
前明多误于此论,故自震川而外,鲜有成就者”;“《史记》未尝不骂世,却光一字纤刻,柳文如《宋清传》、《嫩传》等篇,未免小说气,故姚惜抱于诸传中只选《郭驼》一篇也。
所谓小说气,不专在字句。
有字句古雅,而用意太纤太刻,则亦近小说。
看悬黎《毛颖传》,直是大文章”,“秦小文未脱诗话气,条达之文则有之。
”修《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子美气气之华也。
”①指作品的灵魂、命脉构成因素之一,清归庄《玉山诗集序》,“余尝论诗,气、格、声、华,四者缺一不可。
之于人,气犹人之气,人所赖以生者也,一肢不贯,则成死肌,全体不贯,形神离矣;格如人五官四体,有定位,不可易,易位则非人矣;声如人之音吐及衍璜瑀之节;华如人之威仪及衣裳冠履之饰。
近世作诗者日多,诗之多途益杂。
声或鸟言鬼啸;华球题文身;按其格,有颐隐于脐,胸高于顶,首下足上如倒悬者,视其气,有烟赢欲绝,有结臃肿,不仁如行尸者。
使人而如此,尚得谓之人乎载!”他认为作诗要“气达格正,声华亦琅琅烨烨”(同上),要求气、格、声、华四者兼备。
清叶燮也说,“曰理、日事、白情兰语,大而乾坤以之定位,日月以之运行,以至一草一木一飞一走,三者缺一,则不成物。
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
然具是三者,又有总而持之,条而货之者,曰气。
事、理、情之所以为用,气为之用也。
之一木一草,其能发生者,环也;其既发生,则事也:既发生之册,天乔滋植,情状万平,咸有自得之趣,则情也。
苟无气以行之,能若是乎?”(《原诗》内篇上卷一)至于气与情以及和作品的其他构成因素的关系又悬怎样的呢?明徐祯卿《谈艺录》:“情者,心之精也。
情无定位,触感而兴,既动于中,必形于声。
故喜則为笑哑,忧则为吁戏、怒则为叱蛇。
然引而成音,气实为佐;引音戒询,文实与功。
盖因情以发气,因气以成声,因声雨绘词,因词而定韵,此诗之源也。
然情实助吵,必因思以穷其奥;气有粗郭,必因力以夺其偏;词难妥帖,必因才以致其极,才易飘⑧指作品显示的总气势。
宋欧阳尤雄,万窍号一噫,有时肆颠狂,醉墨洒霈,譬如千里马,已发不可杀。
”明谢榛《四淇诗话》卷四:“王右丞《登辨觉寺》:‘窗中兰楚尽,林上九江平。
'旷阔有气,但‘上'字声律朱妥。
”亦道也。
”宋王柏《题碧霞山人王公文集后》,“夫道者,形而上者也;-气者,形而下者也。
形而上者不可见,但指某种思想、道理,即所谓“气必有形而下者为之体震,故气亦道也。
”认为“气”就是“道”,即理学家所说的“道”,与庄子所说的“道”虽不尽相同,但理论表述上却有继承关系。
庄子说:“无听之以耳石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听止乎耳,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虚者,心也。
”(《庄子·人间世》)指作品的精神是气的表现。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一:“凡诗、文、书、画,以精神为主。
精神者,扬,必因质以御其侈。
此诗之流也,由是而观,则知诗者乃精神之浮英,造化之秘思也。
”关于文气之论的发生和发展变化,清人作了一些概括性的论述。
清钱谦益《周孝逸文稿序》“曹子桓云:文章以气为主。
李文饶举以为论文之要,而余取韩李之言参之。
退之曰:‘气,水也,宫,浮物也。
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此气之溢于言者也。
习之曰,‘义深则意远,意远则理辨,理辨则气直,气直则辞盛,辞盛则文工。
'此气之根于志者也。
根于志,溢于言,经之以经史,纬之以规矩,而文章之能备矣。
不养气,不尚志,剪刻花叶,俪斗虫鱼,徒足以佣耳目,鼠言空岛言,即循而求之,肯无所有,是岂可以言文哉?”清章炳麟《文学总论》:“文气之论,发诸魏文帝《典论》,而韩愈、苏辙窃馬。
文德之论,发诸王充《论衡》,杨遵彦依用之,而章学诚窃璃。
气非审突如鹿豕,德非委蛇如羔羊,知文辞始于表谱、簿录,则修辞立诚其首也。
气乎,德乎,亦宋务而已矣。
”他进一步提出“文气”之所生,根本原因又在于真实的心志。
没有一个真实的心志,所谓文气、文德是无从谈起的。
把思想性看作文章的决定因素,无疑是对的。
强调谈.“文气”不能离开作品的思想内容。

为您推荐

审美

审美:【审美】指对美的观照、欣赏,包括无论是梁启超还是蔡元培,都继承了我国儒家重视审美的社会功用的思想,主张以审美教育为手段改造人和社会。 《论语·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认为审美在人们为..

疏密

疏密:【疏密】“疏”与“密”相对,一般地说“疏”即疏朗、琉放、粗疏,“密”即赛密、精密、细密,这是文学艺术领域中常用的一对概念。 因论及的对象、范围和论者审美态度的不同,其具体所指,时有变化。 ①指疏笔与密笔。 唐..

和畅

和畅:【和畅】与感情溃激的悲壮美相对,指作品具有平和杨顺的轻柔之美。 清潘德與《养一斋诗话》卷十,“陶公诗最天机和畅,静气流溢,而其中曲折激法处,实有忧愤沈郁、不可一世之概。 不独于易代之际,奋欲图报,如《拟古》之“枝..

感动心牌

道:【道】秦诸子各流派共同使用的一个能代表宇宙本体与自然社会规律的概念。 道家创始人老子、庄子力倡道,使道的哲学内涵中包孕了某些美学的意蕴。 “朴”同.“真实”、“自然”、“无道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是先道的审..

燥润

燥润:【燥润】“燥”与“润”,即干燥与湿润,意义相对,①指书画艺术中使用笔墨的干燥与湿润。 清盛大士《溪山卧游录》:“墨带燥而苍,皴兼于擦。 笔濡水而润,渲间以烘。 ”清钱杜《松壶画忆》:“云林惜墨如金:盖用笔轻而松,燥锋..

畅神

畅神:【畅神】借指审美观赏可以给人带来身心上的愉快。 南朝宗炳《画山水序源,“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 不违天动之丛,独应无人之野:峰岫晓,云林森,圣贤膜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 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 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