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斯坦,C. :
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家庭。1968年,入读哈佛大学哲学系,研究语言哲学与文艺美学的内在关系。1978年,他与B.安德鲁斯合编《语言诗》(L=A=N=G=U=A=G=E)杂志,被视为语言派诗歌的起点。在随后的3年时间里,杂志共出版了13期,促使美国诗坛逐渐接受语言派诗歌。自1989年,伯恩斯坦长年在布法罗大学担任教授。2003年开始,他任宾夕法尼亚大学讲席教授。
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疯人院》(1975)、《分解》(1976)、《诗学正义》(1979)等一系列诗集的问世,伯恩斯坦的实验诗歌创作开始引起诗歌界的关注。《语言诗》杂志的刊行进一步扩大了语言派诗歌的影响。伯恩斯坦不仅是一位相当高产的诗人,而且在诗歌理论创新方面也十分活跃,围绕语言派诗歌的创作理念发表了一系列学术文章。他的理论阐发推动了语言派诗歌的发展。
作为一名先锋派诗人,伯恩斯坦非常重视艺术跨界和新媒体的重要性,积极从视觉、音乐等艺术形式中汲取诗歌创作的营养。在布法罗大学工作期间,他与人合办“电子诗歌中心”,就职宾夕法尼亚大学之后,又创立起诗歌音频档案“宾大之声”。多年来,伯恩斯坦先后获得古根海姆、国家艺术基金等基金会的学术资助,并于2006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伯恩斯坦受早年学习语言哲学的影响,以展现诗歌语言的“物质性”为核心创作理念。他在诗歌中经常刻意扭曲、拼贴、重组语法序列和语义逻辑,加之与视觉、音乐等艺术元素的杂糅,来消解语言与经验世界隐喻关系的固化,从而实现向读者显现语言本身物质性的目的。这种非再现诗学理念最初令部分批评家将语言派诗人误解为新一代形式主义者。伯恩斯坦认为,追求语言革新的本身就是作家政治立场的显现,是一种干预话语政治的抵抗式书写。这种观点与后现代语言伦理观一脉相承。尽管伯恩斯坦的笔下并不乏清新、睿智的作品,但多数作品由于过于哲思化、陌生化而令读者望而却步,却也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