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悯的东方》

    《悲悯的东方》 :

1961年出版。在这部诗集中,诗人告别了寻道过程中的茫然,走向了光明。此诗集是塞佩赫里对东方神秘主义执着追寻的结果。诗歌名称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充分显示出佛教文化对塞佩赫里的影响。“悲悯”是佛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佛教中,“悲”是“慈爱”之义,“大悲”即是大爱。因此,悲悯是对众生的怜惜、怜爱,是一种至善的爱,是用佛眼观众生。对觉悟的认识和体验是《悲悯的东方》这部诗集的主旋律。《运动着的》一诗阐释了诗人对佛教的认识和理解:“一支无茎的花儿在梦的空间,其甘冽的水是/悲悯。/悲悯的目光。那是眼的清醒,手的无叶。”“无叶”是苏菲神秘主义术语,指对物质的摈弃。这里,诗人清楚地说明了悲悯是一种觉悟。《津渡》一诗表现诗人已然获得觉悟:“我从梦之泉回来,湿漉漉的水罐在我手上。/鸟儿在啼啭,莲花正盛开,我打碎了湿漉漉的水罐。/我关上门。/在回廊上坐下来观看你。”诗人从尘世梦醒来,进入到一个莲花盛开的佛的世界。于是,诗人打碎了旧的自我存在,坐下来静静地品味获得精神觉悟的安宁。而《菩提》一诗则是对觉悟的阐释:“那一刻,门开着/没有叶,没有枝,花园呈现出寂灭。/空间之鸟沉寂,这沉寂,那沉寂。沉寂是一种话语。/……声音的迹象淡去,呼唤的迹象淡去,帘子难道已折叠收起?/……每一河流,都成了海洋/每一存在,都成了觉者。”此诗表现了诗人觉悟出“佛无处不在,佛就在身边,佛就在心中”的思想,可谓是塞佩赫里从佛教走向道禅的起点。因此,在这部诗集中,塞佩赫里为自己的思想从炼狱中超脱出来进行着最后的努力,他将自己的整个存在都抛进了悲悯的东方的内部,同时充满了灵魂的安宁。

为您推荐

《拉奥孔,或论画与诗的界限》

《拉奥孔,或论画与诗的界限》 : 1766年出版。此书不同意德国考古学家温克尔曼在《关于在绘画与雕刻中摹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1755)一文中的观点。温克尔曼通过对拉奥孔群像和维吉尔史诗中对拉奥孔之..

金原瞳

金原瞳 : 生于东京都。父亲是儿童文学研究者、翻译家、法政大学教授金源瑞人。金原瞳从小学四年级时即不愿上学。小学六年级时,跟随父亲留学美国,在旧金山生活了1年。11岁时,因想成为作家,便申请退学,开始..

《圣徒列传》

《圣徒列传》 : 全书原本包括前言和72章,后来阿塔尔的后代门徒又增加了25章,总共记录了96位苏非长老或圣徒的言行事迹和思想精神,充满了教诲箴言与苏非玄理,是苏非派的重要著作。第1章记叙了什叶派第六伊..

《背井离乡的太阳》

《痴儿历险记》

《痴儿历险记》 : 小说共6卷,1669年出版。小说主人公西木从小失去父母,被一个农夫收养,过着与世隔绝的田园生活,然而“三十年战争”打破了他们的宁静。西木逃进森林躲避战乱时遇到一个隐士。隐士教他读书..

《点与线》

《点与线》 : 1957年在《旅行》杂志上连载,次年由光文社出版单行本。小说设定了个人犯罪和组织犯罪的双重结构。一个是杀人案件,另一个是政府官员贪污案件。犯罪嫌疑人安田夫妇由于对火车时刻表了如指..

伊朗左翼文学

伊朗左翼文学 : 1941~1953年,社会主义思潮在伊朗知识文化界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各个知识领域中的很多知识分子都加入了人民党或者积极拥护人民党。1941~1953年,人民党完全掌握了伊朗文艺界的绝对领导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