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尔

    巴哈尔 :

生于马什哈德一书香门第家庭,卒于德黑兰。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0岁开笔写诗,18岁继承父亲“诗王”徽号。1905~1911年立宪运动期间,参加进步知识分子的组织“萨达特协会”,1909年加入霍拉桑(旧译“呼罗珊”)民主党,并成为中央委员。创办的《新春》杂志因反帝反封建的进步倾向被查封,本人也多次被捕入狱。

年轻的巴哈尔积极投身于立宪运动,创作了大量热情洋溢的诗篇,如《规劝国王》(1907)、《前车之鉴》(1907)、《萨迪的忠告》(1907)、《真主保佑伊朗》(1909)、《民族之歌》(1909)、《祖国面临危险》(1910)、《战斗篇》(1911)和《伊朗是属于你们的》(1911)等,生动记录了立宪运动的进程。这些反帝爱国的政治诗,是巴哈尔诗歌中的精华,虽说艺术性欠佳,但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作为立宪派代表诗人,他在运用古典格律诗的旧形式表现新时代的政治内容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伊朗现代诗歌的发展指明了反帝爱国的正确方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哈尔恢复出版《新春》报,发表《穆斯林妇女》《变革与革命》和《敌人发动进攻》等诗文,提倡妇女解放,反对沙俄的殖民统治。1916年创办“学院”社,两年后开始发行同名刊物,团结进步青年作家,翻译介绍欧洲文学作品,坚持写作通俗化方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哈尔仍很活跃,在《诗人的心》(1921)一文中,坦言自己不能与周围的生活环境相协调,因为有一颗“叛逆的、反抗的心”。1923年发表著名诗歌《达马万德峰》,以隐喻、象征的手法唱出伊朗人民求解放的心声,宣泄出作者长期积压在心头的愤懑。

共写诗6万余行。德黑兰出版的《巴哈尔诗集》分上、下两卷,收诗近4万行。其中除“塔斯尼弗”乐歌外均为古典格律诗,尤以“伽西代”颂诗写得最好,因而享有“现代颂诗大师”的美誉。他一生坚持古典格律诗创作,具有古代“呼罗珊体”诗歌朴实、精练、通俗的风格。

礼萨王专政时期,退出政界,转而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校勘和注释了古籍《锡斯坦史》《塔巴里史》《简史与故事》和《故事大全》等,并撰写出三卷本《文体修辞学》。在流放伊斯法罕的14个月中,写出《狱中纪实》和《黑夜》等诗作。礼萨王退位后,完成了《伊朗政党简史》等著述。晚年曾一度出任教育大臣(1945),主持召开了伊朗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1946),并再次当选为国会议员(1947)。1949年出任伊朗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发表最后一篇诗作《战争猫头鹰》,表达对和平的热爱。

为您推荐

埃什基

埃什基 : 生于哈马丹。原名穆罕默德·列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移居伊斯坦布尔,写出歌剧《伊朗诸帝王的复活》(1916)。歌剧颂扬萨珊历代君王的丰功伟绩和昔日帝国的繁荣昌盛,痛斥后人为不肖子孙,令国家衰..

贾玛尔扎德

贾玛尔扎德 : 生于伊斯法罕,卒于瑞士日内瓦。父亲是立宪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1910年赴欧深造,先后在法国第戎和瑞士洛桑攻读法律,1914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15年前往柏林,加入伊朗侨民的爱国团体。其间,对..

《阿夫桑内》

《阿夫桑内》 : 创作于1922年。全诗127段,每段5行。最初是在诗人米尔扎德·埃希基主编的杂志《二十世纪》上分几期发表了一些片段,这些片段是不同于古典格律诗结构的现代新诗。这首长诗表面上写诗人自..

尼玛·尤希吉

萨迪克·赫达亚特

萨迪克·赫达亚特 : 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曾祖父礼萨伽里汗·赫达亚特是凯伽王朝的宫廷文人,是伊朗诗人传记压轴之作——《群英荟萃》的作者。祖父是纳赛尔丁国王的教育大臣。6岁即进入学校接受教育。..

萨迪

萨迪 : 生于设拉子,卒于设拉子。传教士家庭出身。幼年丧父,饱尝生活的艰辛。青年时代入巴格达内扎米耶学院学习文学和伊斯兰教神学,师从苏菲学者谢哈布丁·苏哈拉瓦迪。前半生几乎在颠沛流离的旅途中度..

《忍耐的石头》

《忍耐的石头》 : 1966年出版。小说成功描写了礼萨汗时期(1925~1941)遭受失败挫折的知识分子的卑微、猥琐的内心世界,是楚巴克的代表作。主人公阿赫玛德阿高是一位受到暴力惊吓的卑微、猥琐知识分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