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野启三

    日野启三 :

生于东京。幼时因家人工作关系在朝鲜生活近十年,直到二战结束后被遣返回日本。1952年,从东京大学文学部社会学科毕业,就职于读卖新闻社。1960年,作为特派员前往当时仍处于军政体制下的汉城(今首尔)进行采访。1964年越战期间,作为战地记者被派往越南西贡,1966年回国后出版《越南报道》,引起文坛关注。

从高中时代起,日野启三就对以野间宏、椎名麟三为代表的战后派文学产生浓厚兴趣,并与大冈信等人创办《二十多岁》《现代文学》等文学同人杂志,开展文艺批评活动。他曾担任读卖新闻社编委、芥川奖评委、日本艺术院会员等职。

20世纪60年代,日野启三的文学创作以越战题材作品为主,代表作是《越南报道》,同时还出版了《存在的艺术》《幻视的文学》《虚点的思想》等作品。70年代的创作则以都市小说为主,短篇小说《彼岸之家》1974年获平林泰子文学奖,《那片夕阳》(1975)获第72届芥川奖。到了80年代,他的小说创作呈现出愈加鲜明的都市幻想风格,代表作品《拥抱》1982年获泉镜花文学奖,《梦之岛》1986年获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动如沙丘》1986年获谷崎润一郎奖。1990年,日野罹患肝癌,手术后以患病经历为素材创作《断崖之年》,并于1992年获伊藤整文学奖。他的《台风眼》也于1993年获野间文学奖。此外,他在20世纪90年代还出版了两部作品集,分别是《日野启三短篇选集》(上、下)(1996)和《日野启三自选散文集 灵魂之光景》(1998)。2002年,他因大肠癌去世。

日野启三的作品大多描绘日常琐碎的情境,借以展示当代日本人的复杂内心,其创作风格被认为属于“内向的一代”。

为您推荐

内向的一代

内向的一代 : 得名于1971年3月文艺评论家小田切秀雄在《东京新闻》上发表的评论文章。其认为最近的新人作家和评论家只想在个人范围内寻找作品真实感,具有脱离意识形态的特点,是“内向性文学的一代”。..

宇野浩二

宇野浩二 : 生于日本福冈县福冈市南凑町。3岁时,父亲即死于脑溢血。1909年中学毕业,受私小说开山作家田山花袋《乡村教师》的影响,随青木大乘一起作为代课教师,赴大阪府中河内郡若江村的小学校任教。1910..

《羊之歌:我的回想》

我的回想》: 《羊之歌:我的回想》 : 最初连载于1966年10月至1967年3月、1967年7月至1967年12月的《朝日期刊》,1968年岩波书店将其编辑成两本书,分别以《羊之歌——我的回想》和《续 羊之歌——我的回想》..

《罗生门》

《乱离骨灰鬼胎草》

《乱离骨灰鬼胎草》 : 最初收录于福武书店1984年出版的同名小说集中。小说讲述了卵塔村地形奇特,与世隔绝,村民们通过开凿花岗岩过上了富庶的生活,但也因此遭到城里人的歧视和厌恶。为摆脱这种不公平的..

小川国夫

小川国夫 : 生于静冈县藤枝市。1950年考入东京大学国文科。1953年就学期间,自费去法国巴黎索邦大学留学,1954年又将学籍转到格勒诺布尔大学。留学期间曾前往欧洲各国及北非等地旅行。1956年留学回国后..

葛西善藏

葛西善藏 : 生于日本青森县中津轻郡弘前松森町(今弘前市),父亲当时是米商中介。1889年,全家移居北海道。1891年又移居青森县。1893年,葛西善藏入青森县五所川原小学,随着搬家又转学到碇关小学。1902年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