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导十法: 佛教寺院讲学仪式。宋僧元照在其《四分律行事抄资记》卷三《释导俗篇》中,把唐以来的佛教寺院讲学仪式,总归为十法。记云:“初礼三宝,二升高座,三打磬静众,四赞呗,五正说,六观机进止,问听如法,乐闻应说,七说竟迥问,八复作赞呗,九下座礼辞 最初鸣钟集众,总为十法。今时讲导,宣依此法。”其中,礼三宝、升高座、问听应说等仪式,始于魏晋南北朝。几经发展完善,遂成唐代以降十法定制。后世寺院讲学仪式均承继其制。
- 欢迎来到文学网!
都讲: ①佛教寺院教职。指讲经时负责唱题发问的僧人。魏晋南北朝时佛教教学采用问答方式,由都讲发问,法师详加讲解阐发。《高僧传·支遁传》记支遁“晚出山阴,讲《维摩经》。遁为法师,许询为都讲。遁通一义,众人咸谓询无..
卧各夫: 阿拉伯文音译,意为“宗教公产”、“宗教基金”。伊斯兰教指符合教法而建立的公共财物、公益事业、慈善组织、慈善基金等(如清真寺房产、 土地、用具、经典等)。一般来自穆斯林的捐献、遗产及寺院土地收入。其..
帕: 即沙弥。傣族佛教寺院僧阶之一。傣族男子到了入学年龄必须出家为僧,在寺院中学习文化知识,接近成年时还俗。主要学习傣文,因为佛经都用傣文写成。每日清晨、黄昏,在特定的僧人带领下,朗读傣文,学习字母、拼音、构句以及..
(8: 48)曾迫赐东晋慧远“辩觉大师”等。 国师 封建帝王给予一些学德兼备的高僧的称号,意为“举国皈依”,为国人师。源于印度。中国起于北齐。《大宋僧史略》载:“北齐有高僧法常 王崇为国师。”虽升堂问话佛经,但“以其..
僧祇户: 北魏僧官所辖民户。设于北魏皇兴末年到延兴年间(约当 470-475)。其时昙曜为沙门统,奏请“平齐户及诸民,有能岁输谷六十斛入僧曹者,即为僧祇户,粟为僧祇粟,至于俭岁,赈给饥民”(《魏书·释老志》)。僧曹是管理寺院总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