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768—824)

韩愈(768—824):
唐文学家、教育家。字退之,河内南阳(今河南孟县)人。因韩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官至吏部侍郎,死后谥文,后人又称韩吏部或韩文公。三岁父母双亡,由兄嫂教养成长。贞元进士。曾任县令、州刺史、监察御史、刑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兵部侍郎;任学官历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忠于唐王朝、维护中央集权制度,反对藩镇分裂割据。主张复兴儒学,排斥佛老,作为加强皇权,保持国家统一的指导思想。领导唐中期古文运动,提倡文以载道,要求以接近口语的散体文代替骈体文,为宣扬孔孟仁义之道和推动社会改革服务。在教育上多有贡献。任潮州刺史时,恢复州学,捐俸助学,礼聘学师,促进地方教育发展。任国子祭酒时,整顿国子监,对生徒的入学资格严加审查,选用学有专长者为博士,组织讲学活动,扭转不良学风,使国子监呈现朝气。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要求发展学校教育,称“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但以性三品说为教育理论基础,认为学校教育目的在培养德艺具备的君子,必以六艺为学科,进行仁、礼、信、义、智的五常之教,要注重个人修养,对己有严格的全面要求,主观上自觉努力,信念坚定,踏实地去实行,若犯过错,要勇于改过,防止重犯。《进学解》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勤学是学业进步的基本条件,依靠多读,达到博学,积极思考,以求贯通。提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论点,劝导青年德业兼修,在“勤”、“思”两字上下功夫。主张尊重个性而因材施教,爱护人才而因才使用,教育者的责任在于识别和培养,当政者的责任在于人尽其才。《师说》发表对师道问题的新见解,认为学者必有师,师之任务为“传道、授业、解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学道应无常师。师生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可以根据条件转化、相互学习。他以继承孔孟,传授儒家仁义之道为己任,从其学者称“韩门弟子”,著名的有李翱、皇甫湜、李汉等。著作甚多,经汇编成《韩昌黎集》。

为您推荐

萧昕(702—791)

萧昕(702—791): 唐学官。字中明,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少补崇文进士,开元中举博学宏辞。历官左抬遗、中书舍人、秘书监、国子祭酒、工部尚书、太子少傅、礼部尚书。为国子祭酒时,建议重视整顿太学,被采纳,并颁《崇太学诏》,令节..

郑馀庆(746—820)

郑馀庆(746—820): 唐学官。字居业,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勤学善文,通究六经。大历进士,贞元中为翰林学士。曾于贞元、元和年间两次为相,两任节度使、两为国子祭酒。元和十三年(818)为凤翔节度使,创立学宫,以容学者。十四年为..

颜真卿(709—785)

颜真卿(709—785): 唐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勤学经史,善于文词,尤精书法。开元进士,为监察御史。天宝末,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叛乱,他首倡联兵抗贼,附近响应者十七郡。被推为盟主,效忠于唐王朝,历官御史大夫..

杨绾(?—777)

郑虔(?—约 760)

郑虔(?—约 760): 唐学官。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市)人。能诗文,精书画,长于地理,善于撰著,多才博识。天宝初为协律郎。曾著书八十余篇,记述当世事,被人告发,以私撰国史罪贬谪十年。还京时,国学增置广文馆,受命为广文博士。人称郑广文..

距师

距师: 王充《论衡·问孔篇》:“凡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主张为学应独立思考,核道实义,问难求解,反对信师是古,迷信成说。针对当时“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问难”的..

人师

人师: 为人们仰慕师法的榜样。《荀子·儒效》:“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杨倞注:“师,长也。言儒者之功如此,故可以为人之师长也。”《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七年》:“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元胡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