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768—824):
唐文学家、教育家。字退之,河内南阳(今河南孟县)人。因韩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官至吏部侍郎,死后谥文,后人又称韩吏部或韩文公。三岁父母双亡,由兄嫂教养成长。贞元进士。曾任县令、州刺史、监察御史、刑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兵部侍郎;任学官历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忠于唐王朝、维护中央集权制度,反对藩镇分裂割据。主张复兴儒学,排斥佛老,作为加强皇权,保持国家统一的指导思想。领导唐中期古文运动,提倡文以载道,要求以接近口语的散体文代替骈体文,为宣扬孔孟仁义之道和推动社会改革服务。在教育上多有贡献。任潮州刺史时,恢复州学,捐俸助学,礼聘学师,促进地方教育发展。任国子祭酒时,整顿国子监,对生徒的入学资格严加审查,选用学有专长者为博士,组织讲学活动,扭转不良学风,使国子监呈现朝气。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要求发展学校教育,称“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但以性三品说为教育理论基础,认为学校教育目的在培养德艺具备的君子,必以六艺为学科,进行仁、礼、信、义、智的五常之教,要注重个人修养,对己有严格的全面要求,主观上自觉努力,信念坚定,踏实地去实行,若犯过错,要勇于改过,防止重犯。《进学解》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勤学是学业进步的基本条件,依靠多读,达到博学,积极思考,以求贯通。提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论点,劝导青年德业兼修,在“勤”、“思”两字上下功夫。主张尊重个性而因材施教,爱护人才而因才使用,教育者的责任在于识别和培养,当政者的责任在于人尽其才。《师说》发表对师道问题的新见解,认为学者必有师,师之任务为“传道、授业、解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学道应无常师。师生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可以根据条件转化、相互学习。他以继承孔孟,传授儒家仁义之道为己任,从其学者称“韩门弟子”,著名的有李翱、皇甫湜、李汉等。著作甚多,经汇编成《韩昌黎集》。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