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 唐文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家本儒学,业在艺文。贞元举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任监察御史,与柳宗元友善,主张革新政治,参与王叔文集团,推动永贞革新,失败后贬朗州司马。后任太子宾客。曾作《天论》,反对天人感应说和因果报应论,认为天与人是“交相胜、还相用”的关系,既有矛盾斗争,又相互依存,只有掌握客观规律“数”才能因势利导而胜天。为夔州刺史时,上书论学事,批评当政者不知养材之道,学舍废,生徒少,讲论辍,其原因是“病无资财以给其用”。因建议罢州县释奠牲牢衣币,取其值一半作为增设州县学校费用,一半给国子监以增加设备和改善学官、生徒待遇。著有《刘宾客集》。
为您推荐
皮日休(约 834—883): 唐文学家。字逸少,又字袭美,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早年隐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与陆龟蒙友善。咸通进士,官至太常博士。黄巢起义军入长安,任为翰林学士。所作诗篇对唐末腐败现象有所揭露,对人民的苦难亦..
王维(701—761;一说 698—759): 唐诗人、画家。字摩诘,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进士。天宝末,为给事中。肃宗时授太子中允,乾元中迁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博学多艺,以诗名盛称于开元、天宝间..
韩愈(768—824):
唐文学家、教育家。字退之,河内南阳(今河南孟县)人。因韩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官至吏部侍郎,死后谥文,后人又称韩吏部或韩文公。三岁父母双亡,由兄嫂教养成长。贞元进士。曾任县令、州刺史、监察..
郑馀庆(746—820): 唐学官。字居业,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勤学善文,通究六经。大历进士,贞元中为翰林学士。曾于贞元、元和年间两次为相,两任节度使、两为国子祭酒。元和十三年(818)为凤翔节度使,创立学宫,以容学者。十四年为..
颜真卿(709—785): 唐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勤学经史,善于文词,尤精书法。开元进士,为监察御史。天宝末,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叛乱,他首倡联兵抗贼,附近响应者十七郡。被推为盟主,效忠于唐王朝,历官御史大夫..
杨绾(?—777): 唐学者。字公权,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少孤贫,好学不倦。博通经史,宗尚玄理,尤工文词。天宝进士。后任右拾遗。肃宗时,历官知制诰、职方郎中、中书舍人、礼部侍郎。上疏言贡举之弊,认为选士应以德行为标准,不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