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后不久,一些进步的戏剧工作者如陈大悲等,受“民主与科学”思潮的影响,并适应文学革命的要求,提出了爱美剧的口号,掀起了爱美剧运动。
爱美,原为拉丁语Amateur的音译,意为业余的。爱美剧即指与职业演戏相对立的业余演剧,又称真新剧、白话剧,后来演变成今天的话剧。
爱美剧的提倡者反对中国传统戏剧,也反对商业化了的文明新戏,说传统戏剧“只能叙述旧的习惯和传说,而不能加入(或者不便加入)打破习惯传说的新思想。”(《民众戏剧社宣言》)他们认为职业剧团经常受着商业剧场的支配,不可能自由地研究艺术。戏剧职业化就是戏剧商品化,要受资本家的控制,因而限制了戏剧工作者的创造,也阻碍了戏剧事业的创造发展。所以要使戏剧摆脱资本家的操纵,防止“简单化”,主张以西欧那种反对资本主义经营的小剧场运动为榜样,开展爱美的(非职业的)戏剧运动。
提倡爱美剧的业余话剧团体,主要有沈雁冰、郑振铎、欧阳予倩、陈大悲、宋春舫、蒲伯英、熊佛西、汪仲贤、徐半梅等发起组成的上海民众戏剧社,和应云卫、谷剑尘、欧阳予倩、洪深等人参加的上海戏剧协社,以及北京实验剧社、新中华戏剧协社、辛酉剧社,南国社、南开学校新剧团等。爱美剧运动在艺术上反对戏剧商业化和庸俗化的倾向,具有反封建买办势力的进步意义,确立了戏剧的艺术地位和文学地位,推动了现代话剧的发展。
但北京的爱美剧运动,因为重蹈文明新戏末期的市侩主义的庸俗倾向,最后走上了失败的道路。陈大悲和蒲伯英以倡导爱美剧始,实际上则是以实践他们的“职业化”演剧方针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