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24年1月田汉创办《南国半月刊》,到1930年6月南国社被禁,南国戏剧运动历经了困苦曲折的道路。
起初,田汉于1924年创办《南国半月刊》,继在《醒狮周报》主编《南国特刊》。1926年底组织南国电影剧社,探索以戏剧服务于社会和人生,但其创作却表现为艺术至上主义和一定程度的感伤主义。1927年冬,南国电影剧社改组为南国社。同年12月,田汉在主持上海艺术大学期间,提倡小剧场运动,举行了为期七天的“鱼龙会”,从而正式揭开了南国戏剧运动的序幕。接着,又创立南国艺术学院,先后在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无锡等地举行了几次公演,创作了反映劳资问题的《火之跳舞》,反映新旧思潮冲突的《生之意志》,以及反对军阀混战的《苏州夜话》等社会问题剧,表现了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南国社由为艺术而艺术发展为为人生而艺术,坚持依靠民众。
1930年2月,中国共产党派钱杏邨、蒋光慈等,到南国社傲田汉的工作。共产党员宗晖从晓庄师范避难到上海,参加南国社的活动。在南国社的一次社员大会上,田汉终于宣称:“我们南国社转变”。
1930年4月,他又发表了《我们的自已批判》,对自己的创作和南国戏剧运动进行了严格的解剖和批判,对自己身上的小资产阶级的浪漫、感伤的倾向进行了初步清算,公开宣布向无产阶级转向。
在这以后,南国社不顾白色恐怖的加剧,公演了田汉改编的反映工人罢工和反抗封建国王斗争的剧本《卡门》,公开树起无产阶级戏剧的旗帜。这次演出被称为是“代表了在转变中的南国的发展最高的戏剧”。
(钱杏邨:《关于南国的戏剧》)南国社因此遭到国民党当局的查禁,但南国社培养的大批戏剧工作者,却从此走上了无产阶级戏剧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