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明道征圣宗经

[诗经]明道征圣宗经:

荀子的哲学、政治、伦理思想虽与前期儒家有诸多不同,但本质并无太大变化,而且都借传授儒家的经典着作来阐发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

荀子认为儒家教本乃“道德之极”,包含天地之间的一切道理,并尊称之为“经”,确立了五经的重要地位。夏传才先生将荀子的文学(学术文化)观概括为“明道、征圣、宗经”。荀子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要求着述辩说要宣传礼义。

他说:“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非相》)荀子歌颂文、武、周公、孔子,尊之为圣人,推崇他们有隆高的道德礼义,又兼知万物事理,认为“圣人备道,全美者也。”(《正论》)于是,他提出“征圣”的观点,即以圣人为楷模,征引圣人之言作立论的根据。他说:“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

”(《儒效》)“故凡言议、期命、是非,以圣王为师。”(《正论》)一切言论和判断都必须以圣人为楷模,以圣人的言行为是非标准。荀子认为《诗》及《书》、《礼》、《乐》、《春秋》五经都记载着圣人之道,他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儒效》)故又提出“宗经”的观点,要求以五经为理论依据。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以明道为中心,一切的议论辩说都为了宣扬礼义,以圣人为楷模,以五经为依据和准则。荀子创立的这个文学(学术文化)观,是后来儒家传统的文学观,它经过汉代扬雄、齐代刘勰等人的继承和发挥,成为长期封建社会对《诗经》及其它学术文化研究的指导理论。

(参见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在这种先验的观念指导下,荀子着述中大量征圣宗经,引诗为证,并且多是断章取义,附会儒家礼义观念。据考证,汉代鲁诗、韩诗、毛诗三家皆出自荀子,荀子用诗之法直接影响了汉代经生说诗的断章取义,比附经义。

为您推荐

[诗经]以意逆志

[诗经]以意逆志: 《孟子·万章》载孟子与弟子咸丘蒙的一段对话:“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

[诗经]知人论世

[诗经]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载:“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

[诗经]兴观群怨

[诗经]兴观群怨: 《论语·阳货》云:“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孔子之前,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诗》的言志、美刺和教化的作用,孔子则首先从理论上对《..

[诗经]无算乐

[诗经]着述引诗

[诗经]着述引诗: 在大动荡、大变革的战国时期,面临新的社会问题,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纷纷着书立说,各自提出解决社会矛盾的观点思想。诸子百家,特别是儒家学者常在着作中引《诗》证明自己的观点。如《孟子》引诗33处,《荀子》..

[诗经]郑声淫

[诗经]郑声淫: 《论语·卫灵公》载:“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阳货》载:“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孔子所说“郑声淫”究竟何..

[诗经]《诗经》中最晚的诗

[诗经]《诗经》中最晚的诗: 关于《诗经》中最晚的诗,说法较多,影响较大的有:1.古文毛诗以为是《陈风·株林》。《毛诗序》:“《株林》,刺(陈)灵公也。淫乎夏姬,驰驱而往,朝夕不休息焉。”《左传》宣公十年(公元前599年)载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