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风”、“十五国风”。
《诗经》的一部分。有诗160篇。包括“二南”(《周南》、《召南》)和《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
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
其中保存了不少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它们在最后写定时,虽可能有所润色,有的甚至还被篡改,但依然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这些民歌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同时也显示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
它们是《诗经》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文艺宝库中晶莹的珠宝。它以鲜明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处境,表达了他们对剥削、压迫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中国最早的现实主义诗篇,奠定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在形式上多数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富于变化,章节多复叠。其语言大都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并依汉语音韵配合的特点,运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词来描摹细致曲折的感情和自然景象的特征,因而能够收到较大的艺术效果。
国风中许多诗篇运用比兴手法,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也具有深远影响。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