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除玄览 : 老子关于体悟道的心态的描述,借指艺术创作、审美时的空明心境。又称“涤除玄鉴”。语出《老子·十章》:“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老子的意思是说,对“道”的把握,应排除人内心的成见观念,保持内心的虚静,好比擦去蒙在镜子上的尘垢,使之明亮一样。老子主张“绝圣去智”,“绝学无忧”,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因此,要观照道,把握道,就必须涤除心中既有的知识成见,以一种空无所有的心态来观照道,这样才可能对道有所认识。所以,老子又极为赞赏婴儿、赤子,认为他们具有纯真自然的天性,还不曾受到后天知识的蒙蔽,没有利害得失的计较,这恰恰符合对道的观照所需具备的精神状态。老子的“涤除玄览”说并非就审美而言,但它所要求的心态,和审美鉴赏的心理条件极为相似。尤其是在美的非功利性和情感性这一点上,二者更为接近。只有排除对对象的占有欲、利用欲,将对象看作审美对象去欣赏、玩味,我们才可能获得美感。正因为如此,“涤除玄览”说经由庄子发展为“心斋”、“坐忘”等命题,成为审美观照心态的一种描述,一种规定,对后来的文艺创作和理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