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而后工

    穷而后工 : 宋代欧阳修对作家的生活境遇与其创作成就的关系的认识。语见《梅圣俞诗集序》:“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益穷则益工。然则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欧阳修说的“穷”,是和“达”相对的概念,穷即不得志、生活困顿等。欧阳修认为,诗人的失意穷困是他诗文得以流传后世的原因。在《薛简肃公文集序》中,欧阳修进一步解释了“穷而后工”的缘由,是因为这些失志之人,“穷居隐约,苦心危虑,而极于精思,与其所感激发愤,惟无所施于世者,皆一寓于文辞”。这个观点,唐韩愈已经提出。韩愈认为王公贵人之所以写不出好诗文,就因为他们气满志得,“非性能好之,则不暇以为”(《荆潭唱和诗序》)。没有时间来从事创作。“穷而后工”说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及韩愈“不平则鸣”说的继承的发展,从生活与创作的关系正确解释了作品获得成功的原因。

为您推荐

涤除玄览

涤除玄览 : 老子关于体悟道的心态的描述,借指艺术创作、审美时的空明心境。又称“涤除玄鉴”。语出《老子·十章》:“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老子的意思是说,对“道”的把握,应排除人内心的成见观念,..

观物取象

观物取象 : 中国古代对于文化艺术起源的一种解释。语出《易传》:“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

不平则鸣

不平则鸣 : 唐代韩愈对作家的生平际遇与其创作的关系的认识。语见《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亦然,有不得..

诗缘情说

大音希声

大音希声 : 老子对道的特性的描述。现多用来指艺术作品所达到的极高境界。语出《老子·四十一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听之不闻曰希”(《老子·十四章》),希声即是听不到的声音。老子这话的..

文笔

文笔 : 中国古代文论对文学与非文学的一种认识。先秦时代,“文学”一词指整个文化学术,含义十分广泛。汉代则于文学之外,又提出了“文章”的概念。汉人说的“文学”,指儒学或泛指一切学术著作,文章..

感兴

感兴 : 中国古代文论术语。又称兴会、情兴等。指诗文创作中由于客观外物的感发而产生的诗情文思。作为艺术表现手法的兴,即所谓“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不过是“兴”的多种解释之一。 “感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