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音韵学研究(语言)

汉语音韵学研究(语言):

指汉语历史语音的研究。可分五个阶段:(1)周秦两汉时期。古人开始运用声训、读若、直音等方法审辨和注释语音,并且已经知道语音有高低、长短、疾徐的变异和各地方音之间语音转变的关系。但这一时期的审音和注音总脱离不了字义的训释,仍属于训诂学的范畴。(2)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印度梵文拼音原理的输入和汉语双声叠韵原理的普及,古人已经能够分析汉语的音节结构,于是反切大量产生,进而能区别四声,细分诗歌韵部,于是韵书也蜂涌而起。在这一时期音韵学开始脱离训诂学的范畴,正式诞生为一门新的学科。(3)隋唐宋元时期。古人的审音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对于汉语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元音的开合洪细、声调的阴阳高低都能加以仔细的区别;*《切韵》已诞生。以后,随着历代语音的演变,《切韵》一系的韵书也迭有更改和变动。等韵学、等韵图表在这一时期产生并有巨大发展。元代出现描写当时语音体系的*《中原音韵》,以后词韵、曲韵续有问世。在这一时期,汉语音韵学已经建立了中古音和近代音的庞大描写体系。(4)明清时期。古人已经充分认识到古今语音的不同,树立了语音发展观。在此基础上,利用《诗经》押韵和谐声体系,以中古《广韵》音系为桥梁,全面而深刻地研究了汉语上古音的声类、韵部和调类。经过数代人的不断努力,在三四百年的时间中,把汉语上古音的音类基本调查清楚,并把这一科研成果运用到古文字学、汉语训诂学中,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最后,古人又提出了上古音值的研究方向。这一时期是汉语音韵研究的一个高峰。(5)十九世纪末至今。西方耶苏会士利用罗马拼音文字调查和描写汉语方音,给汉语音韵学带来了新的研究工具。马伯乐、高本汉等人运用西方先进的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中古音和上古音,又给汉语音韵学带来了新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材料,从此汉语音韵学得到了新生。半个多世纪来,中外音韵学家们运用了历史比较法(包括汉语各地方言的比较和汉藏系语言的比较)、中外译音对勘法、音位学方法、语言类型学方法、实验语音学、数理统计学方法等,全面而深刻地研究检查了汉语中古音、上古音、近代音的音类、音值,详尽地描写和构拟了几乎各个历史时期的汉语语音体系,并把历代语音联结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演变过程;同时,汉语音韵学开始渗透到文字、历史、哲学、校勘、考古、中医等领域,为这些领域的研究提供方法和证据,从而使汉语音韵学成为整个社会科学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为您推荐

形态构拟学派(语言)

形态构拟学派(语言):现代音韵学派之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出现,主要人物有蒲立本、包拟古、许思莱、梅祖麟等。该学派主要运用历史比较法,全面而深入地进行汉藏系语言的比较,不仅系统地进行早期上古汉语的语音构拟,而且..

少数民族文字的创造和改革(语言)

少数民族文字的创造和改革(语言):文字学史研究内容之一。1949年前中国十几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三十几个民族没有文字。1949年后,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科事业,党和政府根据少数民族的具体需要、客观条件和本民族自愿..

民族文字发明传说(语言)

民族文字发明传说(语言):指中国少数民族民间传说中关于文字发明过程,发明人物,文字功能以及为什么有些民族没有文字等方面的内容。在中国除了汉族的苍颉造字传说外,彝、苗、独龙、水、布朗、基诺、傣等民族都有文字发明传..

汉字发展民族性论(语言)

兰亭序真伪之争(语言)

兰亭序真伪之争(语言):汉字问题讨论之一。1965年,郭沫若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认为《兰亭序》系后人伪作,从而在学术界引起一场讨论。晋代是否存在《兰亭序》那样的字体,楷书和行书究竟成熟于何时..

杨树达古文字研究(语言)

杨树达古文字研究(语言):*杨树达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有关文字学的重要着作就有五六种之多。他曾留学日本,在治学方法上受到欧州近代文字语源学的影响,又吸收了清代考据学特别是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研究方法与学术成果,思路..

汉字形成问题的讨论(语言)

汉字形成问题的讨论(语言):汉字问题讨论之一。自占以来,关于汉字的产生就有种种传说,比较流行的是“结绳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建国后,随着新石器时代陶器刻划符号的陆续发现,学术界对汉字形成问题的研究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