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问题讨论之一。明代章黼《韵学集成》曾经引述了一千多条“中原雅音”的材料。1936年,赵荫棠《中原音韵研究》根据《礼部韵略》毛晃注“盖麻、马、祃等字皆喉音,奢、写、藉等字皆齿音,以中原雅声求之,敻然不同矣”,以及《韵会举要》篇首“韵书始于江左,本是吴音;今以七音韵母,通考韵字之序,惟以雅音求之,无不谐叶”,认为“求之”二字表明“中原雅音”不是固定的书,所谓“雅声”、“雅音”,不过是当时的普通官话罢了。钱玄同《中原音韵研究审查书》认为赵氏辨“中原雅音”非书名,是“考辨之精、论断之确”的。1978年蒋希文《〈中原雅音〉记略》认为《中原雅音》确有其书,其着作年代晚于《古今韵会举要》而早于《洪武正韵》,约在1292-1375年间。杨耐思《〈韵学集成〉所传〈中原雅音〉》以《中原雅音》“咱、嗏、雉”等字为传统韵书所不收,认为《中原雅音》是一种摆脱因袭守旧作风的新兴韵书,它的音韵系统反映出早期官话浊音清化和入声消失的重大现象,因此是探讨近代语音很可宝贵的资料。1979年龙晦发表《韵学集成〉与〈中原雅音〉》,根据《韵学集成》引述《中原雅音》的体例、徐博在《韵学集成》序中的引用书目、《康熙字典》引用《中原雅音》等,证明《中原雅音》确是一部韵书。1981年,邵荣芬《中原雅音研究》认为此书的问世当在《琼林雅韵》和《韵学集成》之间,即1398-1460年之间,此书的基础方言可能是河北省井陉一带。1986年何九盈作《〈中原雅音〉的年代》,根据袁子让《字学元元》批评成书于1336年的刘鉴《经史正音切韵指南》步《雅音》的后尘等材料,认为《中原雅音》是元代的作品,从而赞同蒋希文的推测。
关于《中原雅音》的讨论(语言)
关于《中原雅音》的讨论(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