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因生义 :
对“相因生义”这种词义生成方式的论述最早可以追溯到蒋绍愚(1940~ )在1979年的研究成果,当时称之为“义位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强调新义位的产生与该词固有的义位无关,而与其他词意义的影响有关。即A这个词有①②两个义位,B这个词有一个义位B①与A①相同,随后,B也产生了和A②相同的B②这个义位。
1989年,蒋绍愚正式提出了“相因生义”的概念,定义是:甲词有a、b两个义位,乙词原来只有一个乙a义位,但因为乙a和甲a同义,逐渐地乙也产生一个和甲b同义的乙b义位,这种情况是“同义相因生义”。甲词有a、b两个义位,乙词原来只有一个乙a义位,但因为乙a和甲a反义,逐渐地乙也产生一个和甲b反义的乙b义位,这种情况是“反义相因生义”。蒋绍愚认为,相因生义实际上是一种类推,也可以说是一种错误的类推,因为甲乙两词有一个义位相同,其他义位未必就相同。但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如果这种类推被社会所承认,那么由这种类推而产生的意义就成为一个词的固定意义了。
“相因生义”说有两点引起研究者的异议。一个是时间性。如果B因A生义,那么两个词语之间时间间隔太远,能否相因生义?另一个是“相因生义”如何与词义引申相区别。相因生义的立足点是新义不能从词的固有意义中自然地引申出来,而是受到其同义词或反义词的某个义位的影响而产生了类推。后来有学者对蒋绍愚在1989年理论成果中提到的例子进行了批评,认为这些例子可以通过正常的词义引申来得到解释。
当代历史语言学研究表明语义演变具有系统性和规律性,因此具有同义或反义关系的词出现相同的语义演变趋势是自然的现象。有些所谓的“相因生义”的例子实际是由共同的认知模式决定的共同的语义演变路径而不是由于“错误的类推”。
蒋绍愚在2015年的理论成果中提出,“相因生义”的例子确实不多见,但的确是存在的。比如《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了“白灾”和“黑灾”两个词,释义如下:“白灾:牧区指暴风雪造成的大面积的灾害。”“黑灾:由于持续干旱,造成牧区牲畜大量死亡的灾害(对‘白灾’而言)”。蒋绍愚认为“黑灾”的词义是通过相因生义而获得的,因为“黑灾”的“黑”和“黑”的任何意义都没有任何联系。
参见词义渗透、同步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