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习得机制 :
这种机制在大脑中独立存在,与生俱来,不同于大脑其他功能。
美国语言学家A.N.乔姆斯基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语言习得机制的概念,用于解释为什么儿童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里仅仅通过有限的语言接触就能够学会母语或第一语言。乔姆斯基指出,儿童在现实语言环境中接触到的语言输入,不但没有提供实现本族语能力所需的全部语言信息,而且存在许多言语缺陷。即便如此,儿童依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母语,并且能够理解从未听过的话,说出从未听过的句子。这意味着儿童不是仅凭这些不充分的输入,依靠模仿、刺激、强化、猜测、概括等手段,在短时间内成功学会并创造性地使用母语,而是有其他东西在发挥作用。
乔姆斯基认为,儿童生来大脑就具有在后天环境作用下学会语言的生物属性,或者说是一种先天的、内在的语言习得机制。这个机制的核心是人脑遗传的普遍语法系统,即一些人类所有语言普遍适用的法则以及它们在不同语言中的具体表征。乔姆斯基学派将这些法则的具体表征称为参数。
乔姆斯基学派认为,儿童正是由于具备了语言习得机制,所以在母语习得过程中,可以根据接触到的母语输入,自动选择与确定普遍语法在母语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从而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