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声字 :
谐声字的声旁也称“声符”“谐声符”。清代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称之为“声母”,现代学者也称之为“主谐字”;相应地,该谐声字被称为“被谐字”。谐声符具有表音的功能。谐声字的读音与其谐声符相同或相近,具有同一谐声符的谐声字互相间也音同或音近。因此,清儒说“同声必同部”,就是说具有相同谐声符的谐声字必定属于上古音的同一个韵部。这说明谐声字是研究汉语上古音的重要材料。
谐声字在殷商甲骨文中就已经存在。周秦两汉谐声字大量产生,占汉字总数的比例不断增加。由于语音的演变,不同时代产生的由同一个谐声符得声的谐声字,其读音可能产生差异,这是利用谐声字研究上古音者必须注意到的。
参见谐声、谐声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