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延寿 :
梁国睢阳(今属河南商丘)人,一说甘肃天水人。出身贫寒,勤奋好学,受到梁敬王的赏识,资助其学习。汉昭帝时,被举荐为小黄(今河南兰考)令。为政清廉,颇有政绩,“爱养吏民,化行县中”,为民所留,“诏增秩留任”,卒于官。
焦延寿《周易》自称学于孟喜,但遭到孟喜正传弟子的否定,因此又有“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托之孟氏”(《汉书·儒林传》)的说法。焦延寿之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这些易学思想自成一家,后来被弟子京房继承和发扬光大。
焦延寿的易学著作有《易林》《易林变占》。据《隋书·经籍志》,焦延寿撰《焦氏易林》16卷,梁又本32卷,《易林变占》16卷。《旧唐书·经籍志》载《焦氏易林》16卷。《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亦有著录。今存《焦氏易林》,《易林变占》亡佚。清代顾炎武曾怀疑《焦氏易林》为东汉以后人所作,托名焦延寿,余嘉锡、胡适等沿袭顾炎武之说。但经尚秉和等反复推证,又确定为焦延寿所作。
关于焦延寿在易学发展上的得失,清代学者认为“盖《易》至京房、焦延寿而流为方术,至陈抟而岐入道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其文学成就评价较高,北宋黄伯思《较定易林原序》称其“文辞雅淡,颇有可观览”(《较定易林原序》)。闻一多赞誉焦延寿颇富文学情趣,其中写尽“人间各种悲剧,是后世中国诗歌所缺少的题材和意境”(《闻一多论古典文学》)。其四言韵语,也颇具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