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元会

    六元会 :

“元”指乡试第一的“解元”。天顺(1457~1464)年间,浙江居京为官的文人中有六人曾得“解元”,称“六元”,时任内阁辅臣的浙江秀水人吕原欲成立一个由这些人组成的文人社团,但不久卒于官,事遂不果。成化六年(1470),浙之在京者恰又有六人为解元,他们是兵部尚书兼内阁学士商辂、吏部尚书姚夔、南京吏部侍郎范理、太子洗马杨守陈、国子生杨守阯和卢楷。于是在杨守陈发起和召集下,六元会正式成立。除上述六人外,参与六元会文学活动的还有杨守陈从弟杨守随、山西按察副使胡廷慎等人。

六元会成立后又有七元文会、后七元会。成化十五年正月十六日,参政胡谧、礼部主事沈继先、兵部主事杨文卿、国子生黄珣、翰林编修谢迁及学士杨守陈、编修杨守址兄弟,七人会于谢迁之第,“迭为宾主,献酬尽欢”(《杨文懿公文集》卷二十五);成化二十二年,杨守陈等人再举七元会,七元中胡谧、沈继先、谢迁、杨守陈、杨守阯为前会成员,王华、李旻二人则为新入者,会旨在于“宣上恩,修臣职,敦僚友之义,序少长之礼,治宾主之情”,文学活动则不过“分韵赋诗,迭为序引”(《碧川文选》卷四)。六元会、七元会、后七元会合称“浙元三会”,杨守阯将三会赠答倡和诗文汇为一编,名曰《浙元三会录》,存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其《浙元三会录序》叙三会始末甚详。

六元会是科举精英的社团,是科举兴盛的重要反映。科举的兴盛是促进文人结社的重要因素,随着科举取士数量大幅度增长,促进了整个社会文人阵营的壮大,文学之士进入国家政治圈、文化圈高层者也随之递增。同时,如果科举取士倾向于对文学之士的青睐,则更有利于文学之士脱颖而出,使他们能相对集中地出现在某一历史时段内,为文学集团以及文学流派的形成创造条件。像六元会、七元会这种科举精英的结社,对科举与文人结社的双重影响力是一般科举文社不能相比的。


为您推荐

《剑溪说诗》

《剑溪说诗》 : 共2卷,《又编》1卷,乔亿著。乔亿(1702~1788),字慕韩,号剑溪,江苏宝应(今属江苏扬州)人。应试不第,弃举业。客游山西,主讲猗氏书院、郇阳书院。有《乔剑溪遗集》。书前有沈德潜乾隆十六年(1751)序及..

《兼济堂诗话》

《兼济堂诗话》 : 共1卷,魏裔介著。魏裔介(1616~1686),字石生,号贞庵,直隶柏乡(今属河北邢台)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官至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乾隆(1736~1796)初追谥文毅。有《兼济堂集》。按《清览集》有顺治十..

《诗筏》

《诗筏》 : 共1卷。贺贻孙著。贺贻孙(1605~1688),字子翼,号孚尹,江西永新人。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避居深山,著述以终。有《水田居诗文集》等。本书有族弟贺云黻康熙二十三年(1684)甲子序,谓汇刻其兄诗、骚二《筏..

《小说考信编》

甬上诗社

甬上诗社 : 鄞县(今浙江宁波)旧称甬上,是明代文人结社的中心地之一。全祖望说:“明之诗社,一举于洪兵部,再举于屠尚书,三举于张东沙,四举于杨沔阳,五举于先宫詹林泉之集。”(《鲒埼亭集外编》卷二十五《句余土..

《西圃诗说》

《西圃诗说》 : 共1卷,田同之著。田同之(1677~1751后),字在田,一字彦威,号西圃,田雯长孙,故又号小山姜。山东德州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官国子监助教。有《西圃文涘》等。此书之作,自序谓乃继家学、振门风,然..

《梅村诗话》

《梅村诗话》 : 共1卷,吴伟业著。吴伟业(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江南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迁左庶子。弘光朝任少詹事。入清后官至祭酒。有《梅村集》。传见《清史稿》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