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彬彬

    文质彬彬 :

此词出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质朴,指人具有的内在的优良品质;文,文采,指人受到礼乐文化熏陶、教化之后的文雅气质。朱熹《四书集注》说:“野,野人,言鄙略也。史,掌文书,多闻习事,而诚或不足也。彬彬,犹班班,物相杂而适均之貌。”即一个人如果质朴胜过文采,就不免鄙野;而文采胜过质朴,则又显得浮夸不实。既有高尚的品质,又有外在的文采,这才是真正君子的风范。《诗经·大雅·棫朴》言:“雕琢其章,金玉其相。”孔颖达解释说:“其文如雕琢,其质如金玉。”孔子“文质说”与此一脉相承。子贡在批评“君子质而已,何以为文”的观念时说:“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也。”(《论语·颜渊》)意思是文与质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如果仅仅有质无文,如去掉毛的虎豹之皮一样,同犬羊之皮就没有区别了。子贡对文质关系的看法深得孔子之意。

“文质彬彬”本是对人的要求和评价,这个用法一直沿用到现在。后来批评家引申用来评价文学作品,使其成为一条重要的文学批评原则。或指作品风格的丽彩与质朴相配合,或指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相结合。东汉王充《论衡·超奇篇》说:“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晋陆机《文赋》说:“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南朝梁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说:“夫文,典则累野,丽亦伤浮,能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可以看出孔子“文质说”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为您推荐

百国春秋

百国春秋 : 出自《墨子》。《隋书·李德林传》中李德林引《墨子》说:“吾见百国春秋。”刘知幾《史通·六家》说:“《春秋》家者,其先出于三代。案《汲冢琐语》记太丁时事,目为《夏殷春秋》……《琐语》..

复沓

复沓 : 章与章字句基本相同,各章只变换几个字词,反复吟唱。古人称《诗经》这种章法为“重章”,唐代孔颖达说:“诗本蓄志发愤,情寄于辞,故有意不尽,重章以申殷勤,诗之初始有此。”(《毛诗正义》之《卷耳》)顾颉..

行人辞令

行人辞令 : 行人指春秋时期的外交使者。晏子论社稷之臣说:“作为辞令,可分布于四方。”(《说苑·臣术》)后世把这种“分布于四方”的应对之辞称为“行人辞令”,先秦称之为“辞”“命”。《周礼·春官·大..

质文社

战国策派

战国策派 : 1940年形成于昆明。因主办的《战国策》《大公报·战国副刊》及“战国时代的重演”的主张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陈铨、林同济、何永佶、雷海宗等。《战国策》是自1940年4月1日至1941年7月20日..

战歌社

战歌社 : 战歌社的名称和组织,最早出现在延安陕北公学。于1937年12月正式成立,负责人为柯仲平,成员有林山、刘御、吕剑、海稜、惊秋、公木、王亚凡、戈壁舟、魏巍、朱子奇、秋平(胡征)、冯塞伟、侯元、夏..

清华简《耆夜》

清华简《耆夜》 : 共14支,简长45厘米,其中4支断折,文字有残缺。每简正面字数27至31,背面都有次序编号。第14支简简背有篇题“旨夜”,“旨”,古书作“耆”或“黎”,即《尚书·西伯戡黎》之“黎”;“夜”,即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