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蝉曳声录》 :
署英国议员(今译温斯顿·丘吉尔)原著,林纾、陈家麟译述,原连载于《小说月报》第3年第7~11期(1912年10月~1913年2月)。1914年5月出版,《小本小说》之一。1914年11月初版,1915年8月再版,《说部丛书》4集系列第2集第40编,封面题“政治小说”。《林译小说丛书》第2集第8编,时间不详。
小说共22章,无章目,有林纾的译序。原著名Savrola:A Tale ofthe Revolutionin Laurania,今译为《萨伏罗拉:罗兰尼亚革命记》。原著者是后来成为英国首相、世界反法西斯“三巨头”之一的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他创作该作时23岁。作为英国贵族,他具有宏大的“政治理想”。借助文学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以便走向政坛,这是当时青年人入仕的一条有效途径。《残蝉曳声录》是丘吉尔写作生涯中唯一的文学作品,描绘了当时英国政治生活中的许多特点。作者在描写主人公对待政治问题的看法时,所表述出来的也是丘吉尔自己对政治问题的观点,是青年丘吉尔的政治宣言。小说描写了劳拉尼亚(一个虚构的、位于地中海上的国家)人民开展的争取人民解放的运动,成功地推翻了反动政权的独裁统治,可是人民取得的胜利成果,又受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的威胁。这是青年丘吉尔鲜明的政治立场。林纾试图借助于这部译作表达自己提倡仁政、批判暴政的观念。他在序言中指出:“书中言革命事,述国王之崄暴,议员之忿睊,国民之怨望,而革命之局遂构。呜呼!岂人民乐于革命邪?罗之政府,不养其痈而厚其毒,一旦亦未至暴发如是之烈。凡专制之政体,其自尊也,必曰积功累仁,深仁厚泽,此不出于国民之本心,特专制之政府自言,强令国民尊之为功、为仁,为深、为厚也。呜呼!功与仁者,加之于民者也,民不知仁与功,而强之使言,匪实而务虚,非民之本心,胡得不反而相稽,则革命之局已胎于是。”